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三国之周氏天子> 第十一章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王八看绿豆,对眼了(1 / 2)

“刚才甄敬所说,我儿难道不满意?”周简轻声问道。  周毅走近父亲道:“父亲也知我不是贪图享乐之人,但是我亦想要将一件事情发挥到最大的利益,刚才甄敬所言虽利不小,但是这烧酒价值却未必在此之下。”  “此物竟如此值钱?”周简惊叹的问道。  值钱吗?当然值钱,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东西绝对不会是无价之宝的那种。  或许只有许多年后,大家都喝到了这种烈酒,原先的米酒变得变得寡淡无味,这种烧酒形成了一种文化之后,众人才会想到。  哎呀,这酒这样好,发明他的人赚了多少钱啊。  两千金?不多啊!  毕竟,很多划时代的技术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门槛,因为它很可能就是将之前已有的几项技术做适当的整合罢了,甚至有时候连整合都称不上,仅仅是作出适合推广的标准化改进,或者是灵机一动在这道产业后面添了一个步骤……但它们偏偏就是改变了一个产业的时代。  就比如纸张,到了后世谁不用纸,现在想想这真是无价之宝啊,但是在古代你第一个改良纸你又能在当时得到多少钱多少名呢?  又比如这种蒸馏酒,其实就是利用一点核心的技术更新而已,说到底,这种配方只有在商人手中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奢望别人信任你给出的宏大远景是完全不合适的。  因此,虽然周毅知道这烧酒有价值,但是却依旧认为甄家是有诚心的,这也是他考虑与之结交的前提。  “父亲知我平日不喜欢奢靡娱乐,刚才之所以犹豫,只是因为孩儿不想将这配方只换成金银这等身外之物。”周毅说道。  “哦?那我儿这是想要与甄家交好,或者说是将我们两家进行一些利益绑定,以此壮大我家的脉路?”周简眼睛一亮。  周毅点头同意:  “然也,父亲,我年岁方小,日后尚且准备去洛阳继续跟卢师学习,甄家作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商,家中商队必然在中原通行,若是能够与甄家交好,我在洛阳也能够有所凭借。”  周简点了点头,随后轻抚短须缓缓说道:“我儿思虑周全,这自古以来,士人联谊无非两种,一为姻缘,一为利益……”  说罢,周简若有所思的看了周毅一眼,随后说道:“只不过没有听说过甄家有什么何乎年岁的且地位相符的女子跟阿云符合……”  周毅小有尴尬,与洛神失之交臂,自然是极可惜的。  “至于利益……无妨,此事便交于我来运作。”想了想之后,周简颇为肯定的点了点头。  “我儿将从此道中的盈利倍数与我说上一番,让我心中有底,待到明日我登门拜访那甄家老母,届时再替我儿引荐一番。”周简说道。  周毅心中喜悦,此事靠他一个未曾束发的人自然是办不到的,父亲有办法却是再好不过。  “父亲且知,这烧酒配方其实根本也仅是粮米谷物之类,但是……”周毅娓娓道来。  …………  “这周家子倒也是天生智慧,莫非真应了董子所言,上品之人不教自成、不学自会?”  甄敬离开周家之后,便赶着卸货完毕的商队返回中山无极,路上还是忍不住好奇。  孝义之名传遍天下的人物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的,但是还懂得将这种普通粮米谷物做的如此清冽且酒香四溢之人,却是前所未有的。  甄家其实已经研究这烧酒的制作方法半年了,最终发现这种酒绝对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过滤方法,居然能够将水酒比例控制的如此精妙。  世人的智慧虽然精妙,但是有的时候只要没有那一丝的灵感,那一点窗户纸就是无法突破。  就好像纸张印刷文字,明明在汉代的立石碑的风气就特别流行了,捶拓技术也基本上完全普及,只不过如今的黄纸大都脆弱,根本无法长时间保存,这才没有让人生出往纸上写字印字的想法。  但在历史上,就算是到了几年后,材质紧密便于保存的左伯纸出现,人们竟然还是没有想到要把这两种技术融合到一块。  这一个不留神就是两百年,也就是两百年之后,人们才猛地发现似乎可以把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用来印书!  甄敬回到无极交接完货物之后,将账目条算派人递给老夫人,随后又将关于涿县周家父子的一些信息撰写完毕,托人送到了甄逸的家里。  甄家这两年倒是有些落寞,从甄逸身上就能够看出来,甄逸是甄家核心的一脉,但是父亲早死,长子早夭,不到二十岁就开始接管家业了。  那日他路过涿县,见到周毅跪求郡守一幕,心中生出相见之意。  “这涿县县令即是庐江人士,与当朝大司农乃是同宗,为何这些年来如此低调,而且还带着儿子来到幽州上任,其间可有什么缘由?”  听了甄敬禀报,甄逸问道。  甄敬低声回答:“这大抵不是假话,血脉关系偏远的士人,在各族中都大有人在,不过……”  “不过什么?”甄逸问道。  “我今日倒是亲眼见了那周简之子,其年十一岁,果然如涿县人所说的早慧聪颖,谈吐也不似一般孩童。”  “这也难怪,毕竟能做出前日之事,自是不一般,他的父亲也未曾将其当做孩童对待。至于其学识……我虽不曾见过,但看其言行举止,颇具定力,想来确实要胜过不少同岁子弟。”  甄逸起身踱步,口中喃喃自语:  “卢公也是涿县之人,前些日子被征为博士,在缑氏山上立一大学,我曾经前去拜访,此子之名卢公竟也知道,可见其的确是不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