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663章 友邦惊诧论(六)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3章 友邦惊诧论(六)(2 / 3)

总觉得自己好像对何锐有1点期待。因为何锐就是与欧洲那些有着1些不同。

考虑片刻,里宾特洛甫决定再为自己的外交使命做1些努力,“主席先生,您为什么不愿意与德国进行战略层面的合作?”

里宾特洛甫看不到自己的神色,他只能看到何锐被逗乐了。这让里宾特洛甫感觉到1种近乎受到侮辱的感觉。

何锐发笑的原因真的不是嘲讽,只是因为何锐没想到里宾特洛甫竟然是1个很诚恳的家伙。历史上,里宾特洛甫本人在外交领域有很大的成功。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完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对于1名外交人员来说,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功。对于纳粹德国来说,这也是他们在当时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外交成果。

至于德国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这些外交成果,而是德国并没有实现他们大战略的能力,最终被现实给压垮的。如果没有这些外交成果中德意两国的同盟,德国只怕连兼并奥地利都办不到。做到这些的里宾特洛甫本人也算是个人物。

何锐只是单纯的因为里宾特洛甫表现出的诚恳而笑,因为何锐看过的书里面,总是把里宾特洛甫形容为1个卑鄙小人。但卑鄙小人可不会有这样的诚恳。

见里宾特洛甫好像有点受到伤害的模样,何锐收起笑意,“道不同不相为谋,中国期待的世界新秩序与德国完全不同,所以中德不可能进行战略层面的合作。”

“中国现在的合作对象就能够帮助主席先生实现您的实际新秩序么?难道您认为苏联与法国对中国有真正的好感么?我认为这两个国家只是在利用中国。”

“合作本就是互相利用对方的资源来完成本国的经济发展,所以两国之间从合作刚开始,就会出现矛盾。里宾特洛甫先生,矛盾并不是敌对,而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矛盾的激烈程度,是矛盾双方选择的解决手段来决定的。中国不认同德国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是核心原因。”何锐用尽自己的耐心,试图让里宾特洛甫去理解这些内容。

不过这也是何锐最后的耐心了,见里宾特洛甫陷入思索,而不是立刻给出回答。何锐说道:“今天就谈到这里吧,我认为我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

里宾特洛甫虽然很想继续尝试说服何锐,但是他也感觉到双方的分歧好像无法弥合,只能作罢。

看着秘书送走了里宾特洛甫,何锐心情轻松了不少。当下的世界与21世纪有很大差别,由于全球化市场没有建立,各个工业国都拥有自己的1套完整工业体系。何锐拿起报告继续看起来,年底的经济报告是对今年经济的总结,从数据上看,到了1933年年底,中国通过购买技术设备,以及引进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建厂,已经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产业门类。

有全产业门类只是1个开始,之所以何锐认为中国要到1939年才拥有赢得胜利的实力,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还没能承受1场世界规模的大战。譬如,蔡司公司已经申请在中国投资建厂,在此之前,法国的光学仪器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建厂。而中国也通过引进光学仪器的技术,建立了自己的光学仪器厂。

如果只是生产军事装备以及军工企业需要部件,这些光学仪器厂的产量算是勉强够用,技术也是马马虎虎。从中国整体产业链的需求来判断,这些光学仪器厂的产能以及技术水平就很糟糕。

譬如,中国从美国引进的溅射式镀膜技术,是1种原型设计。中国花费了很大的力量才吃透了,并且建立其自己的溅射式镀膜产业。但是这些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在不少设备所需的专用设备上要使用到光学镜头,有了溅射式镀膜技术后生产出来的0部件未必令人满意,其原因在于光学镜头并不符合中国的需求。

由于中国在建设属于自己的工业体系,其技术方向和工艺参数与欧洲的不同,很大1部分技术领域1片空白,欧洲不仅不具备这样的技术,甚至连这方面的研究都没有。这就形成了1个现实中的悖论,如果中国希望利用欧洲企业的技术解决问题,就存在技术外泄的风险。如果中国靠自己搞定了这些技术,只是给欧洲技术参数,要欧洲企业按照这些技术参数标准生产产品,那么中国企业自己就能搞定,何需向欧洲企业下订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中国是1种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是技术发展,技术安全的挑战,甚至是对中国要建立的全球化秩序的挑战。如果中国只是垄断了世界上的所有技术,粗暴的将其他国家推到1边去,利用中国的先发优势维持中国的绝对领先地位,这种态度是不可能建成中国领导的全球化新秩序。

但是现实中的压力也始终存在,如果中国过早的让技术外流,就会出现竞争失败的可能性。而中国竞争的失败,在何锐的同志们看来,就意味着中国的失败。

到底怎么才能说服同志们,这才是何锐面对的最大的问题。现在的中国已经是工业国,再不是何锐1个人下道命令,整个国家经济就能通过简单的执行命令达成目的的时代。非得有出色的领导们去负责各个领域,各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