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重生之吴霸春秋> 第927章 动辄百万大军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7章 动辄百万大军(1 / 2)

范蠡又继续为一众吴军将领介绍道:“现在,我大吴在邺城、漳水一线,聚集了三十万步骑。”

“不算邑兵,中原的颍川、三川、河东、上党,以及故赵之地,我大吴有战兵十六万人,大半屯于吴魏边境,以及吴韩边境,以备不测。”

这一次吴国动辄大战,出动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众多。

邑兵的战斗力较差,而且属于临时征召起来,有的是本地人,对吴国的归属感不高,所以不计其中。

吴国现在还能举国之兵,百万人马进行作战。

但是,何苦来哉?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列国必然不会给吴国这种时间。

公子章站了出来,朝着帅位上的庆忌躬身行礼道:“父王,儿臣以为,为确保此战胜利,我大吴应举国之兵,倾尽所有,尽可能的征召更多的兵员奔赴前线。”

“不妥。”

还不等庆忌说话,伍子胥便反驳道:“且不说时间上来不及。负责后勤补给的队伍,劳役根本不够,仓促集结人手,可能会闹出乱子,适得其反。”

“再者说,若举国之兵,我大吴目前并没有那么多的人力投入到粮道当中。运粮困难,会成为我吴军的一大短处。”

伍子胥所言,不无道理。

打仗,尤其是这种规模的大战,并不是说只要战兵,辅兵以及民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要是后方没有足够的民夫,保证粮道不绝,把粮秣辎重源源不断的送到前线,战事就无法进行下去,吴军也会不战自溃。

百万大军?

那会需要多少的民夫押运粮秣辎重?

至少要两三个民夫,负责押送一名前线士卒的口粮,以及补充武器装备。

这还是邺城距离关中不远,倘若是劳师远征的话,吴军后方就需要三名到五名民夫来押送粮秣辎重。

别的不说,现在前线的三十万吴军,背后负责押送粮秣辎重的民夫(基本上是昆仑奴),就超过了六十万人!

这么多的人力,每天人吃马嚼,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为吴国的疆域十分广袤,方圆纵横上万里,从各个郡县调运粮秣的话,天南海北,肯定需要很长时间,以及很多的人力转运。

吴国现在有三个大粮仓,一个是蜀郡,一个是吴郡,一个是南阳郡。

南阳郡靠近中原,粮食转运不难,只是灭赵之战,为了养活那么多的军队以及赵军战俘,几乎把南阳郡多年来的积蓄消耗一空了。

所以,现在吴国能指望得上的,还得是吴郡以及蜀郡的粮食。

关键是吴郡与蜀郡距离中原路途遥远,需要许多人力运输。

“大王,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田穰苴站了出来试探性的问道。

“但说无妨。”

“五国联军的总兵力,是我吴军的两倍有余。虽说打仗,兵贵精,不贵多也。然,若能以优势兵力与敌军一战,必可致全胜!”

田穰苴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既然兵马粮草征调不易,大王何不就近征调?”

“屯于河东、颍川,负责防范韩魏两国的军队,至少是十万人。”

“大王可强令韩魏两国出兵助战,至少一国五万兵员,再加上河东、颍川两郡的大军,共计二十万人马,奔赴邺县。”

“粮草方面,大王也可向韩魏两国借粮或购粮。”

“韩魏两国的国库仓禀虽已贫乏,民间的商贾却多囤粮,想必一定能解我吴国大军的燃眉之急。”

此言一出,一众将领们都不由得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韩魏两国被吴国压榨得非常厉害,穷得已经揭不开锅了。

但,只是国家穷,贵族商贾依旧是有钱有粮的。

“大王,臣以为不妥。”

伍子胥反驳道:“韩魏两国的君臣本就是首鼠两端之辈。现在五国联军来势汹汹,伐我大吴,韩魏两国何不想分一杯羹?”

“一旦大王强令韩魏出兵助战,并在民间大肆购置粮食,且撤去防范韩魏两国的兵马。”

“臣唯恐韩人与魏人突然起兵,袭击我吴国的后方,届时恐怕将悔之晚矣!”

“请大王三思!”

“……”

庆忌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吴国早已经是众失之的了。

庆忌的野心昭然若揭,就是要扫灭列国,一统天下,成就前无古人的伟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