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7年1月10日,大兴府(今澳洲布里斯班市),顺天堡(今澳洲加顿市,布里斯班以西一百公里)。 顺天堡是一个位于河谷中的移民点,于三年前建立,是大兴府最西边的内陆据点。此地四周环山,雨水充沛,土质也较为肥沃,短短几年时间,便实现了粮食自给。 整个堡寨人口近五百人,基本上都是以耕地为主的农人。因为距离最近的县城都有六十多公里,加上不通国道,只有一条夯土道路,各类物资显得并不丰裕。 然而,这个小小的堡寨在午后时分,却迎来了一众来自府城的高官和随行护卫,让顺天堡几个民政官员惊诧莫名。 “你便是此地的指挥使,毕绍堂?”原内阁总理、现东南行署大总管潘其风坐在一把粗制的木椅上,笑吟吟地看着面前年轻人。 “回总管大人,卑职就是顺天堡指挥使毕绍堂。”毕绍堂拱手弯腰,恭敬地说道。 “听府县官员介绍,你于顺天堡两年时间,便做到本地粮食自给,待到第三年,就已能为县里缴纳少许粮税。这政绩着实优异呀!如此,倒不枉你父祖之殷切希望。” “卑职当不得大人谬赞。” 毕绍堂的父亲为原西南桂州府(今澳洲珀斯市)知府、现文教部尚书毕正行,而他的爷爷则是原内阁副总理、兼大理寺卿毕懋康,可谓家世显赫。 毕绍堂与在座的诸多高官寒暄片刻后,便知机地退出了指挥使府,带着几个民政官去安排此间后勤保障工作。 潘其风与一众府县官员,不辞辛劳地一路骑马来到这顺天堡,并不是为了视察此地的发展建设情况。顺天堡也只是他们一行官员和学者短暂停留的前出基地,最终的目的地则是前往大东山(今澳洲大分水岭)西侧的一片平原地区,为以后的齐国都城选址做实地考察。 二十余年的发展,虽然目前为止,建业府仍旧是齐国最为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但过于偏僻的位置,湿热的环境,注定不能成为以后齐国的都城。而且,随着移民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汉洲东南地区的人口比重也是逐年增加。 截止到去年十二月为止,齐国人口规模预计将达七十八万人左右,而且这还是未包括今年的移民季增加的人数。更为难得的是,去年汉洲本土及附近几个海外领地的出生人口首次突破了四万人,占新增人口的四成多。以此推算,或许要不了几年,齐国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将很快出现以本土出生为主,移民为辅的局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人口自我增长模式。 而汉洲东南几个府县,因为地理和气候条件更为优越,受到了移民政策倾斜,包括大兴府、淄博府(今澳洲悉尼市)、南都府(今澳洲墨尔本市)均已突破十万人,使得整个东南地区人口总规模达四十万人,成为齐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 有鉴于此,为了更好的掌控东南膏腴之地,也为了促进和提升东南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在三年前,齐国便开始着手在东南地区选址,以建立未来国家的都城。 根据大王的意旨,都城选择宜位于汉洲东部居中位置,距离内陆在一百到两百公里,且地势平坦,周边有山岭遮挡,以为安全屏障。整体环境,还要有山有水,另外,选址位置还要距离工农业产区不能太远,以方便供应都城所需。 如此简单条件筛选下来,也只能在大兴府和淄博府两处挑选,而且也只能沿着大东山两侧进行实地考察。 作为汉东南行署大总管,潘其风对齐国的都城是建在辖下的大兴府境内还是淄博府境内,并不是很在意,无论如何,都会对两地的人口和经济聚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继而繁荣整个汉东南地区。 但作为齐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对都城的选址,却是有着举重轻重的话语权。而他也希望在自己的政治生命完结之前,可以凭借建设都城的巨大功劳,遗泽后人。 因而,潘其风在两年前便派出了数路探索队,深入内陆大东山两侧,进行细致的地质勘察,筛选合适的都城位置。在去年底,负责选址的官员初步选定了几个位置后,便立即报送与他,等待决断。 为了更加实际的了解都城选址位置,潘其风不顾自身已年满五十的年龄,带着一众官员、地质专家,以及随行护卫百余人,在刚刚过完正旦后,便从大兴城一路骑马往内陆而来。 最先考察的地方是位于大兴城以西四十多公里的成德县(今澳洲尹普斯维奇市),一个位于大兴河(今澳洲布里斯班河)上游分支九曲河畔(今澳洲不来梅河)的小城。 只是粗粗一看,潘其风便直接否决了这个地方。不说此地距离海岸线仅有四十公里,就是这里一马平川的地形,也不太适合都城所具备的条件。万一,以后强敌入侵,只要攻破了大兴城,敌军很容易长驱直入,进抵此处。于都城防守和撤离而言,根本没有太多转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