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李谕只能用“真诚的伪善”来回应:“东亚的崛起是必然。” 菊池大麓同样称赞说:“院士先生的讲座让我们所有人受益匪浅,只不过其中许多内容尚且无法理解。当然,这不是先生的错,只能说明我们仍旧需要精进学习。” 李谕说:“学通这些理论需要数年甚至十数年乃至更久,其中的枯燥如果无法忍受,将功亏一篑。” 李谕可不想他们中途放弃,得多打几针强心针。 校长山川健次郎说:“我们的学生是全日本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绝对不会放弃。” 李谕也假装感动道:“我想把屈原的两句诗送给诸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山川健次郎握着李谕的手:“我会把它刻在校园的石碑上!” 讲座顺利地在友善且励志的氛围中进行。 不过听课的不仅有日本人,还有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比如目前在东京帝国大学化学科的虞和钦。 讲座结束后,李谕正在喝水,虞和钦跑来说:“疏才兄,你讲得太好了,以后在国内一定要像这样讲更多。” 李谕笑道:“讲肯定要讲,不过形式会有区别。” 虞和钦纳闷道:“形式?区别?什么意思?” “就是……是因为国内的基础与日本有些不同嘛!而且讲座的形式偏向于短时间讲明白,与正式的课程不一样。”李谕解释道。 虞和钦恍然:“我就说嘛!总不能好东西都让日本人学了去。” 李谕问道:“你在日本的学习怎么样?” 虞和钦说:“去年我进入了东京清华学校,现在东京帝国大学研究化学。我谨记着你当时提到的几个研究方向,但我发现如今的日本大学并不能学到此类先进理论。” 李谕还以为虞和钦是通过弘文学校进入了日本的大学,没想到还是梁启超办的野鸡学校清华学校。 可能是因为虞和钦当初受了李谕不少点拨,所以能力出众,在清华学校待了没多久,就进入了东京帝国大学。 李谕说:“正常,日本的大学在化学方面与欧洲的大学差距不算小。” 虞和钦说:“我倒是打听到日本一家叫做住友化学的大公司,似乎在化学方面十分拔尖。” 作为四大财团之一的住友,实力确实可以与三菱、三井相抗衡。不过李谕不想和他们合作,因为住友家族太重视对资产的控制,水泼不进。 而且住友主要搞化学工业,与李谕的产业布局没太多重合点。 李谕说:“他们做得算不上特别高端。这样吧,明年你也去考我在国内清华学校的留美名额,美国的大学起码能学到更先进的化学。” “国内的清华学校?梁先生的学校已经开到了京城?”虞和钦问道。 李谕笑道:“此清华才是真正的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