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生来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理所应当认为自己的下一辈也应该种田为生。 他们羡慕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学识渊博,气度从容,更加羡慕世家大族的人在天下拥有的超然地位。 可是他们却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那一步。 不过,在听说许霄的私塾马上就要开办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私塾的。 甚至连一些年纪大一些的成人,也要厚着脸皮打探着能不能去私塾看看。 主要原因不是为了去学东西,而是为了那一顿饭。 如果全家人都能免费吃上一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以省下不少粮食呢。 只是很可惜,许霄的私塾不论男、女都收,却也是只收还未及冠的儿童和少年,年纪大的一概不要。 这也是必要的一个限制条件。 否则,若是只要想来就全盘皆收,恐怕整个邺城的百姓就都要来了。 就算是许霄的粮草够,私塾的位置也不够啊。 另外,一个人的黄金学习时期以及注意力、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年龄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年纪越小,接受能力越强,也越是能够成才。 可以想象,当许霄的私塾开学之时,来私塾上学的人一定不会少。 但是,这是因为现在是冬天,家中、田里都没有事。 待到春天、秋天农忙之时,这些孩子还能不能待在私塾里安心读书,这是一个问题。 而这也是许霄马上要解决的一个点。 可是面对这个问题,他注定不能用太过强硬的手段。 因为他面对的是百姓。 他能十分强硬地对世家,对诸侯,对外族,可是对百姓,他做不到。 更别说,其实百姓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春天、秋天农忙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是忙碌,这个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孩子都是家中不可缺少的劳动力。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如此,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了。 现在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私塾坐着读书。 这是不可能的。 而许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也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继续给百姓更多的好处。 当百姓们的孩子在私塾读书得到的比去田里做农活得到的更多,他们就会让自己家孩子在私塾读书。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不过,这些好处可不是区区一顿饭能比的。 许霄给的东西要更多才行。 可是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徐州这么多的州郡,有数以百万的百姓。 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许霄还真的能每一个都给足了好处? 这得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还有,每一个孩子年纪、身体状况不同,他们给家里带去的帮助也不同,许霄不论是一视同仁,还是因人而异,都会引起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麻烦。 到时候恐怕不仅事情解决不了,还要给自己惹上一身的骂名,根本得不偿失。 许霄只是略微考虑,就直接否定了这个选项。 第二个,革新生产农具,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如此一来,一家人的负担都减少了,孩子自然也就有了时间来学习。 作为一个穿越者,许霄拥有着跨越了几千年的学识和技术,他的眼界、心中所想的东西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比的。 就如同一位伟人说过的那样,现在的许霄如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他能酿酒、制作香水,还能创造出马术三宝、木牛流马,现在自然也能创造出全新的农具。 而这又离不开一位真正的大才,那就是昔日从荆州接回来的黄月英。 否则,许霄便是知道大概的做法,也需要好好琢磨一阵才能真正做得出来。 要在这个冬天实验成功,做出第一个,然后在大规模地制作,并投入使用就更难了。 毕竟他可是大汉的丞相,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事情,真正投入到农具的改良上又能有多久。 现在有了黄月英,许霄只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和大致的做法告诉黄月英,不出三天黄月英就能初步拿出一个成品来,根本不用担心其他的问题。 于是,许霄在第二天的时候,就找到了黄月英,并把这件事交给了她。 黄月英对此兴趣十分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