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他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奚宣了。 离开静室,一些小和尚挠了挠头,甚至都不认识桑了。 毕竟百年时间,当初桑认识的故人,也基本都已经离去了,只有少数的得道高僧,才能有相对长些的寿元。 “啊,方丈,您终于出关了!” 一个年过百岁的和尚露出欣喜之色,立刻吩咐身边的小和尚:“快,通知全寺,方丈闭关百年,终于出关了!” “现在是何时了?还是宋朝吗?” “如今是建炎二年。宋朝还在,不过......宋朝出了些变化,迁都到了杭州,差不多已经一年有余了。” “哦?”桑看着依旧供奉着的紫金钵、金刚杵,回想起当年那多岁月:“我要出去一趟。” “嗯?方丈,您要去哪里?” “杭州,永明禅院。” 那和尚困惑地挠了挠头,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方丈,您是说净慈寺吧。” 桑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陛下今年刚改了名字。” 桑点点头,并未在这件事情上多做深究。 “方丈,这次去杭州,您是要做什么呀。” 桑收起紫金钵、金刚杵,笑如拈花佛陀:“我啊,去还一段因果。” 【作者题外话】:到目前为止,我想象中的法海也算是立起来了。 在我看来,这种被冠以神话传说的僧者。 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慈悲普渡,也不该是如《白蛇传》里简单的强硬偏执。 人性本来就复杂,片面化的形容《白蛇传》的人物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让桑先从“人”的身份被迫出家,然后成魔,再然后因友情和牺牲而看破世情,稳固心境,重新成就真正的佛法。 这才应该是真正的法海。 佛法,在彤山的理解中,就应该是经历红尘大起大悲之后,体会到真正的众生疾苦,才能做到普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