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川固执的认为,董仲舒还不够格儿,此人表面坦荡荡,实则心黑手辣,一旦掌权,绝对没有别人的活路。 也就是说,董仲舒的书读的好,堪称眼下汉帝国的第一人。 但是,他还不是圣人。 甚至,也不如孟子、荀子,与杨川所知的后世一些大读书人,譬如张横渠、王阳明,也颇有些不如。 当然,杨川只不过是一个厨子,很多想法不过就是自以为是的觉得、认为、估计,做不得准。 但他总觉得在董仲舒身上,孔夫子所讲的什么宽恕仁怜悯什么的,都比较缺乏…… …… 董仲舒终究还是留在了朔方城,无他,就为了拓印他的那些书。 那一日,杨川一顿大忽悠,连哄带骗的让两百多读书人签字画押后,直接让羽林军押送到一座颇为宽敞的大院里,不由分说,直接就给安顿了下来。 次日一大早,那帮读书人才察觉不对劲。 因为,朔方郡监御史张汤,郡丞东方朔,都尉司马迁三人,领着一众属官吏员,带来一批黑色官服、黑纱冠带和镶嵌了玉石的腰带,一拥而入,喝令一众读书人换上官服、官帽和官靴。 这一番骚操作,将一众读书人直接给整蒙了。 这是、直接当官了? 有些读书人心下暗喜,要知道,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算学问做得极好,但也仅仅是个读书人身份,想要得到一个官身其实并不容易;这也是他们能被那些权贵之家随意驱使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谋求一个官。 当然,他们心下更多的却还是懵逼和疑惑。 大家都是跑到朔方郡来搞事的,就算不能谋夺杨氏造纸术、拓印术,想办法将杨川小贼扳倒,这才是正事好吧? 咋还就、稀里糊涂成了人家的属官了? 读书人们纷纷上前询问,却被一脸冷酷的张汤告知,他们这些人,已然与长宁侯杨川签订了‘卖身契约’,心甘情愿留在朔方郡教书育人十年;作为回报,杨川给了他们秩比六百石的一份俸禄…… “这就把自己给卖了?” “杨川呢?杨川小贼现在何处?” “骗子,全都是骗子,不行,老夫要给朝廷上书,弹劾杨川小贼坑蒙拐骗!” “弹劾杨川!弹劾杨川!” 读书人们呱噪起来,场面一时间有些失控。 读书人的硬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们上面有人;而有些读书人,家大业大,在朝堂上颇有些人脉,属于上下都有人。 所以,汉帝国的读书人,其实很不好惹。 尤其是这一次赶来朔方郡搞事的,随便拎出来一位,都可能是仅次于董仲舒的那种‘学霸’,极为难缠。 张汤冷着脸向前跨出一步,面无表情的拿出一本小册子:“白纸黑字,有诸位的签字画押,有公证之人,还有朔方郡太守的印章签名,你们不认?” 读书人们蜂拥而上,便要去争夺那一本小册子。 只听得张汤一声喝令,便有数百郡兵冲了进来,一个个如狼似虎,目光幽幽的盯着场中那些读书人。 “诸位都是读书人,有什么冤屈,可以随时在寻我张汤,绝对秉公执法;当然,你们也可以给朝廷、给皇帝上书,廷尉府应该会派我张汤审理此案,给诸位一个满意的答复。” 张汤说完这几句话,对那些郡兵摆摆手:“这些人,都是长宁侯聘请来的老师,身份尊贵,今后休得无礼。” “当然,在契约期的十年内,这些人若敢离开朔方郡半步,杀无赦!” 张汤说完这几句话,转身就走,浑然不理身后那一片咒骂之声。 呼。 “不行,老夫要给皇帝上书,痛陈此番在朔方郡的遭遇!” “对对对,给朝廷上书!” “大家能找关系、寻到门路的,赶紧想想办法,就这般把自己卖到朔方郡十年,杨川小贼简直丧尽天良……” 读书人们痛骂一两个时辰,终于慢慢消停下来。 委实是,大家又饿又渴,嗓子都快冒烟了,实在咒骂不动了,方才渐渐罢口不骂。 此时,悄咪咪躲在一旁纳凉、饮茶的司马迁、东方朔终于出现。 东方朔笑眯眯的打着招呼:“来人,先给诸位经学师、宗师清扫庭院,打扫卫生,开伙做饭。” 司马迁也是一团和气,不停的跟那些读书人打着招呼,嘘寒问暖:“你个谁,温大先生,您年纪大,就住甲字一号上房,等会便让郡兵过来给您拾掇清楚,需要笔墨纸砚什么的,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