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数万蒙古大军铁蹄面前,光靠着辽海卫一两千人有什么用,无非就是在这里陪葬。 “守不住也得守,城在人在!” “我们走了,就会死更多其他边堡的袍泽!” 李达同样怒吼着回了一句,只要辽海卫不撤,那么就是扎在辽东西部防线的一颗钉子,蒙古大军想要肆意奔袭就成为妄想。 并且这时候的大明军队,没到明末那种只能据城防守的地步,同样有着数量不少的骑兵部队敢于野战。 另外脱脱不花的鞑靼大军,从西北一路远征到辽东,补给线势必会成为沉重的负担。辽海卫守军的存在,就是对鞑靼骑兵后勤的巨大威胁,让他们无法全力进攻各地边堡。 综合利弊,李达认为自己不能退! 望着李达那布满血丝的双眼,让张祺跟吴荣到嘴边的劝说,给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从军多年,他们早已不是应天府那群只知吃喝玩乐的孩童,战场局势何尝不懂? 无非就是救自己,还是救更多袍泽弟兄! 马革裹尸还说的容易,当明知前方是一条绝路,又有几人可以做到义无反顾? “我们是拜把子的兄弟,说过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既然大哥决定死守辽海卫,小弟就舍命奉陪到底!” 白胖子张祺,咬了咬牙还是做出了坚守的决定。 就如同当初他与沉忆辰一起参加“相亲大会”,犯了众怒面对各家公子哥的围攻,毅然决然挡在身前,让沉忆辰先跑他自己殿后。 武将子弟,骨子里面带着一份血性。 “还有我!” 吴荣此刻也是毫不犹豫的应了一声,要退一起退,要战就一同战! 鞑虏不过就是人多一点,谁要谁的命还不一定呢。 “好兄弟!” 李达用力的拍了拍张祺跟吴荣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此时,一名站在城楼上的哨兵,朝着下方嘶吼道:“鞑虏来袭!” “战备!” 没有丝毫迟疑,李达开始号召辽海卫的士兵们上城墙放手,同时他自己拔出了腰间佩剑,准备跟攻城的鞑靼骑兵搏命。 虽然正统朝时期已经有九边重镇的概念,但实际上就连宣府、大同这样的绝对战略要地,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堡垒长城体系。 真正被后世广为人知的九边防线,得到嘉靖年间才真正的完工。 宣府、大同都是如此,辽东堡垒的状态就更不用想。压根不是明末抗击女真的那种高城深池,更像是一座座小土城。毕竟从明太祖朱元章开始,明朝便始终保持着对蒙古的进攻态势,怎么可能用心建造城池防守?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鞑靼部的进攻,辽东边堡卫城会失守的如此之快。除了人数上的绝对差距外,没有足够的防御设施,也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素。 甚至早期一些边堡卫所,看到有鞑靼骑兵前来进攻,还骁勇无比的选择出城野战,来展现大明骑兵的威严。 一面面盾牌在低矮的城墙上竖起,明晃晃的长矛从缝隙中顶出。城楼上的弓箭手,已经把羽箭握在手中,随时准备拉弦放箭。 哪怕敌我双方人数悬殊,哪怕一座孤城悬于东北广阔的平原,辽海卫的将士脸上依旧看不到任何恐惧的神情。 巅峰的王朝盛世,强大的不仅仅是国力跟财力,还有势不可挡的战意跟锐气。 一汉当五回,大明将士从未就没有把蒙古鞑虏放在眼中,开国接近百年只有明军饮马瀚海的份,追杀蒙古大汗远遁万里,哪有他们张狂的余地? 远处马蹄践踏起来的尘土越来越厚重,甚至是有着一种遮天盖日的压迫感。就算有着绝对的心里优势,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兵蛋子们,依旧下意识紧握住手中枪柄。 用力之大,让手背根根青筋暴起。 “放松点,别像个雏儿似的,一场仗得打很长时间,不要消耗过多体力。 站在身旁的老兵,看着新兵紧张模样,用着调侃语气宽慰了一句。 “王哥,这次蒙古鞑虏兵马甚多,我们能打赢吗?” 新兵松了松手上的枪柄,问出了那个新兵蛋子普遍会问的问题。 却没想到老兵吐了一口唾沫,满脸不屑的回道:“打仗输赢是靠人多的吗?” “远的不说,就正统九年老子跟随成国公出征,打蒙古人就跟杀鸡一样简单。” “只要稳住,就你小子能打三个!” 听到老兵这狂妄的话语,新兵有些怀疑自己是否能打三个。 不过带来的效果却很明显,至少城墙上新兵们听到这番话后,心中紧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