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远征军暂时停止进攻的时候,法军部队并没有停止进攻,但是法军部队的效率不高,而且伤亡惨重,在英国远征军停止进攻到七月份,法军的伤亡又增加了13.5万人,然后并没有取得多少突破,德国人知道法国人恨他们,所以宁愿向英国远征军放下武器,也坚决不向法国人投降。 谈判开始之后,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看上去似乎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德国政府频频联系,德国政府同意以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为基础退出战争,不过这又遭到了英国和法国的反对,英国反对的理由是“十四点”中关于殖民地的部分,法国反对“十四点”的理由则是对德国的惩罚太轻。 如果按照乔治·克里蒙梭的设想,德国即使不分裂为十几个小国家,也应该被彻底限制军事能力,这样才能减少德国对法国的威胁。 六月二十五号,伍德罗·威尔逊在给德国政府的一封电报中声称:如果在之后和美国政府对话的依然是德国的战争操纵者和帝王独裁者,那么美国将会停止和德国的接触,不再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而是要求德国直接投降。 德国政府认真考虑了这一威胁,还没等德国政府做出决定,六月二十七号,慕尼黑宣布成立共和国,然后单方面退出战争,还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突然间就无家可归。 七月一号,德国政府要求威廉二世退位。 威廉二世拒绝了德国政府的要求,他不仅不想退位,还想从西线抽调部队返回柏林维持统治。 接替鲁登道夫担任总参谋长的是格罗纳将军,在接到威廉二世的秘密电报之后,格罗纳将军询问德国将军们的意见,一共有39位将军给出答复,其中15名将军的态度暧昧,23位将军明确表示不可能,只有一位将军同意率领部队返回柏林,继续维护威廉二世的统治。 格罗纳将军将这个情况明白无误的汇报给威廉二世,威廉二世决定退位,然后去了荷兰,荷兰女王同意收留他。 这样看的话,荷兰没有卷入世界大战,似乎是威廉二世给自己准备的一条后路。 罗克在七月十号来到贡比涅森林,研究给予德军的和平条件。 罗克提出的要求最简单,只要求德军从法国和比利时撤出,并且退出阿尔萨斯和洛林,将阿尔萨斯和洛林还给法国。 贝当的要求更严格,除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之外,贝当还要求得到莱茵河以东地区,这是让德国现在就割地赔款的节奏。 潘兴的要求最多,美军终于攻克了列日要塞,但是还没有来得及踏上德国的土地,德国就被迫战败求和。 美国在列日要塞最终损失了70万人,其中15.6万人死亡。 整个协约国中,只有日本死亡的人数比美国更少,但是日本的收获可不少。 罗马尼亚王国和塞尔维亚王国在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30万人死亡,是美国的一倍。 俄罗斯死了180万人,法国死了160万人,英国有150万人阵亡,其中南部非洲付出了近100万人的代价。 除此之外,意大利王国阵亡大约57.8万,德国死了200万人,奥匈帝国死了100万,世界大战从1913年八月爆发,持续到1917年七月结束,整整进行了48个月。 七月十二号,由天主教中央党的马蒂亚斯·厄兹伯格率领的代表团抵达协约国设在贡比涅森林的总部,此时的柏林正处于巨大的危险中,威廉二世退位后刚刚组建的临时政府随时会被推翻,临时政府给厄兹伯格的命令是:为了退出战争,可以接受协约国提出的任何条件。 福煦明确指出现在的德国政府没有参与谈判的资格,为了给协约国留出商量的时间,福煦同意暂时停战30天,但是要求德国必须在14天之内退出世界大战爆发后占领的土地,一直撤到莱茵河东岸,并且取消《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平协议》,在东线回撤到1913年八月一日的边境线,同时要求德国交出5000门火炮,3000门迫击炮,三万挺机枪,以及所有的飞机,并且放弃在非洲的殖民地。 这只是福煦为停战开出的条件,并不是退出战争,这就意味着,德国如果想结束战争,那么还要付出更大代价。 虽然福煦提出的条件异常苛刻,但是厄兹伯格还是在临时停战协议上签了字,但是之后厄兹伯格在返回德国后不久就被刺杀,刺客认为厄兹伯格背叛了德国。 无论如何,西线的战斗暂时停止,看上去和平就要降临了。 在之后的一个星期内,温斯顿和伍德罗·威尔逊都来到巴黎,准备参加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和会,法国向所有的参战国发出了邀请,不过真正的决策权肯定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罗克在见到温斯顿之后,就向温斯顿明确提出,要把南部非洲远征军分批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