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接手项目(1 / 2)

回到住处的何研华上网搜这件事的始末,猝不及防搜到了今天姜任拍的视频,他视频里哭得十分凄惨,配上更凄惨的背景音乐,显得可怜又伟大。

这条视频的热度很高,评论区有人科普道:“姜任是一个小有钱财的富翁,四年前到西北植树造林,开销巨大,现在已经破产了。”

网友们都觉得姜任十分伟大,无数人说:“先生大义。”

何研华就这样看着这事冲上了热搜,无数新闻媒体就像鬣狗一样涌入西北,拍摄视频,采访姜任。

姜任每一次出场的时候,面目都是沧桑的,说话有些颠三倒四。这几年他压力太大了,一开始的雄心壮志在日复一日的风沙中被逐渐掩埋。

他觉得这次爆火是个好机会,他需要有人接手这个已经失败了的项目啊。

不管是政府还是私人投资,只要有人在这次浪潮中注资,他就可以摆脱已经干枯的林区,东山再起。

何研华让钱文慧去查了一下资料,她打算接手这个烂摊子。

虽然可能没什么钱赚,但是没关系,她有钱,可以随便败。

就在姜任一家名声大噪的时候,几千亩的林区已经转到何研华名下了。

单单是转让这个项目,何研华就花了四个亿,是青云今年最大的项目了。

抱着对西北特殊的感情,何研华打算自己做这个项目。

在项目正式开始前,何研华联系申城大学植物学院的老师,找了几个专家,先对这片名叫乌云的林区进行了一个彻底的评估。

何研华穿上运动装,和几个专家一起在林区里走来走去,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专门记录的人。

林舒然是从事风沙治理的专家,他一眼就看出了乌云的不妥。

“西北地区高温少雨,蒸发量一直大于降水量,怎么可以种这种需水量大,枝叶茂盛的树呢?”他指着一排排干枯的白杨树,语气很严肃,“西北的自然环境本来就脆弱,这么瞎搞一通,对改善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弊无利啊。”

因为林舒然没用什么专业术语,所以何研华一下子就听懂了他的意思,心中也奇怪,姜任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难道没请专家来看看,就这样蒙头做事,不了解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那失败不是理所当然的嘛。

转了好大一圈,何研华算是听明白了,姜任做这个项目的时候确实是倾尽全力了,但做得也确实是一塌糊涂。

选得树太高大了,需水量大,灌溉的水三分之二被蒸发,三分之一被树吸收,树吸收的水分不足,自然就干枯了。

除此外,灌溉的方式也太落后了,还是以往漫灌的形式,耗水量大,树却吸收不到多少水。因为蒸发量太大,大面积灌水还造成了土地盐碱化。

四五年的时间,这片本就荒凉的土地更荒凉了,连一块草地都找不到了。

怪不得他哭成那样,急着出手,赔得一无所有就算了,还一无是处,不戴一个为国为民的高帽子,肯定会被人笑死。

何研华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听几个专家开会、分析当地水土数据、选育良种,了解不少知识。

最后,林区被规划成了几个部分,处在山脚下,夏天会积雪融化的水补充水源的地方,种了相对来说需水量比较大的树木。

在风沙比较大的区域,一般的植物根本就种不活,只能用网格压着当地常见的草,让草附着在沙地里,将根系深深地扎进土里,稳固风沙。

何研华还抬着锄头跟着请来农民工一起去种草,细细的沙子往她嘴里、眼睛里灌,回到休息处的时候,她已经变成一个沙人了。

钱文慧从专家那里回来,看到满身狼藉的老板,忍不住问:“老板,你又何必亲自去做呢?”

何研华皮肤被晒红了许多,一点都不像一个拥有亿万家产的富婆。

但她的眼睛很亮,像是找到了什么珍宝一样,“我觉得很有意思啊。”

钱文慧不再劝了,她和老板相处了好几年了,知道她是一个柔韧的人,外表柔美,内心坚韧,她想做成的事,从来就没有做不成的。

何研华就像是离群索居的隐士一样,在西北忙碌了一年。

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她种树种草,夏天做滴灌工程,秋天和工人们一起抵御风沙。

她的朋友、家人经常联系不到她。偶尔开视频,她一定是在林区,脸晒得黑红黑红的,朝人笑的时候,白白的牙齿露出来,带着几分滑稽。

但是没有人觉得她滑稽。

一直担心女儿迷失在灯红酒绿里的何叔军觉得女儿变了许多,带着生机勃勃的劲,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一样。

其他人则是羡慕她。

不管是有点钱的胡玲还是正在自己做老板的张青迎,她们都没办法像何研华一样,说走就走,说干就干。

没钱是一回事,没有行动力又是另一回事,不是谁都能忍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