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都市言情>我的黑料震惊全网>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废话文学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废话文学(1 / 4)

能上时代周刊的亚洲艺人不多,会有大拼盘的介绍,但能拿到时代周刊大版面甚至是一整个版面的亚洲艺人少之又少,准确说是全球艺人界也不是很多,大部分给的封面都是给足够有分量的人。

陈少荣现在就是有分量的人,第一,知名度高,第二受众领域广,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开辟了中国风,又是一家企业的最大股东,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不是简单的做个介绍了,而是给陈少荣一个专访。

算是对陈少荣非常注重了,这也是陈少荣想要的,他只有打出知名度,才能更好的赚钱。

未来几年才是他的市场,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全球化铺路,为国际舞台铺路,即使做了这个专访,陈少荣也不会立刻去欧美市场的,因为那还不够,他要在亚洲彻底爆火了,不怕被人偷家,才可以放肆去欧美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这类专访很多都是通过经纪人中间沟通,内娱大部分是要提问稿,然后再进行修改哪些可以问,哪些不可以问。

但最后大多都没用,因为提问时候,主持人不会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问,还有一份内娱艺人干脆不接受专访,但这样只能被对方单方面写了,也不客观,之后还要自己解释辟谣。

其实西方媒体的采访,大家不爱接受的原因是坑太多了,你不知道哪句话是坑。

如果没有海外生活背景,有些话艺人觉得没问题,可能就是大问题,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陈少荣不怕这些,专访是订在陈少荣在申城的家里,之所以订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是陈少荣提前准备好的专访场景。

他早就布置好了,就等着一些国外媒体对他采访,他都提前设计安排好了。

他从R本飞到申城,提前一天准备好了一切,等到时代周刊团队来后,陈少荣为他们打开门,和女主持人做了个拥抱。

摄像团队只有两人,一般这类杂志报刊采访大多是文字形式的,但由于短视频的普及,现在很多传统杂志报刊,都向视频化靠拢,一个传统线下实体杂志,一个线上短视频和图文版。

就是一个内容三个赛道传播,获取最大的流量变现,很少有媒体现在做纯粹单一板块了,例如报刊杂志也没有只做传统报刊杂志了。

但内容会有些许区分,实体这一块去减少一些娱乐性多一些严谨性,互联网上会多一些娱乐性。

“你好RONG,我是丽娜,这是摄影师威尔,这是摄影师迈克,很高兴见到你。”女主持人说道。

“你好丽娜小姐,你好威尔老哥,迈克老哥,很开心和你们相遇,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一份小礼物,是我自己制作的手工挂件。”陈少荣送上了三个钥匙扣,都是木质的,这个东西是可以收的,不算贵重物品,还是陈少荣的手工制品。

陈少荣在这一点拿捏的恰到好处,他知道面对镜头可以送什么,也展现了他会雕刻的技能。

“哇偶~这很棒,我很喜欢,谢谢你的礼物,那么,我们在哪里进行采访呢?”丽娜问道。

“这边。”陈少荣把丽娜带到了窗边的圆桌前,他这套房子是江景大平层,三梯一户,三部电梯一层一户人家。

房屋面积是四百五十六平方,位于三十二层,可以俯瞰江景,还有

这是陈少荣精挑细选的房源,景色没的说,最主要它适合出片,可以让人看到魔都的繁华和现代化,他知道这样做对他有好处,通过他的画面让国外的人看到华夏的繁华。

陈少荣非常清楚,这世界还是穷人多,而大部分穷困地区对于有钱的定义就是来自于以前的欧美影片里展现的高楼大厦,这也是陈少荣为什么把地点选择在申城的原因。

就是为了让这个镜头展现出这里的繁华,如果弄个别墅采访,别人只认为是陈少荣这个人有钱,对于陈少荣所在的地区很多人就是通过一段视频去认定一些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外对于华夏的熟悉度,近些年最高的就是魔都,因为魔都真的随手拍都出片,就是看起来很繁华,很多老外过来玩,定位魔都,拍的照片上传发布后,让人看到了魔都的繁华。

往往去和一群人讲人文,讲自然风光,讲历史等,他们就觉得这有什么?但只要一展现高楼大厦和各种现代化的东西,他们就惊讶好先进好繁华。

其实这一点也不意外,骨子里的贫穷认知,很多老外的认知其实没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理解成暴发户思维其实更贴切,毕竟欧美大部分区域富也就富这百年,大部分时间还是穷。

大家所说的面子工程,真的在某些时刻是非常受用的,因为大部分人对一个城市的印象就来源于建筑物,直观视觉印象,陈少荣选择的这个地方还非常适合做背景容易出片。

丽娜落座后看向窗外,陈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