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具地上的死尸。 当俺答汗大营被惊动后,虽然大多数人还睡眼惺忪,可是听到外面的喊杀声,急忙手里拿着武器,纷纷冲出营帐。 可是他们入眼的只有那半边天的火光,还有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远离营寨边缘的鞑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还能匆忙中穿好自己的衣甲,拿起武器跑向一旁的马厩,而那些不幸冲出帐篷就遇上明军铁骑的鞑子军卒就倒霉了,很多人只进行了微弱抵抗就被砍翻在地。 只是随着明军的不断突进,俺答汗大营布置的巧妙也逐渐显露出来。 蒙古鞑子的军营占地极广,营地按照百户队划分,只有百户的几个大营帐才会聚在一起,旁边就是他们的马厩,每个百户鞑子驻地之间距离较远,明军放火的效果在这个时候就显得用处不大了。 每个百户队驻地之间还会有简易拒马,用来分割两个营地。 他们冲入鞑子营中,需要纵马冲到鞑子军帐附近投下火把,才能引燃这里的帐篷,然后把冲出来的鞑子丢给后面的袍泽,自己还要继续往前冲,要么是从不算宽敞的拒马之间小心的拨马穿过,要么就是在那弯弯曲曲的军营通道里冲过去。 鞑子的军营并不整齐,弯弯曲曲的营内通道可以跑马,却没法让战马狂奔起来。 通道两侧不时可以看见大堆大堆还在燃烧或者已经熄灭的篝火,一切迹象显示着,昨晚这里还经历了一阵狂欢。 而此时周围的鞑子驻地已经被外面的混乱惊醒,纷纷拿起武器冲了出来,看清情况后纷纷跑向马厩。 他们也不管自己抓到的是谁的马匹,都是直接翻身上马,然后就拨马杀向明军,为其他的同袍上马创造时间。 明军打头的部队是马芳自己训练的一千士卒,是这支杂牌军队中的精锐。 所谓精锐,其实也只是比其他骑兵部队训练多一些,拿的饷银也足一些,其实依旧不是全饷,马芳也没办法为自己的手下弄到更多的钱粮。 可就算这样,这批士卒在战斗爆发后所发挥出来的战力,也是远超其他部队调来的所谓悍卒。 马芳是从蒙古逃回来的汉人,加入大同军后从小兵做起,因为作战英勇,几年时间就从小兵做到千户。 俺答汗在嘉靖二十九年突袭京城的时候,马芳已经是千户。 在那场让嘉靖皇帝颜面尽失的战争中,马芳是为数不多取得战绩的武将,他也因此从千户转升为游击将军,获得了独立领兵作战的权利。 这几年在和俺答部交战过程中,也是胜多败少,成为宣府有名的战将。 这样的成绩,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打出来的,最重要还是他收下那批敢打敢战的军卒。 明朝的军户生活很惨,其实,惨也是有原因的。 试问连自己家小都不能养活,谁还愿意卖命,和鞑子拼命。 马芳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自己手下士卒提高待遇。 在马芳所在的防区,他做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先强行收回屯田。 是的,就是那些被官绅霸占去的屯田,用屯田和上面所拨为数不多的饷银发放给手下的将士。 拿的比过去多,自己的主将还要为此担着干系,自然由他带领的每一次出战,士卒都是拼命作战,生怕因为战绩不佳让马芳受到牵连。 这,或许也是马芳能够在此时的大明边镇一枝独秀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那些受到损失的官绅,马芳却是知道,和他们没法共存,所以他采用的办法就是以毒攻毒。 这些官绅大多只是地方上的恶霸,或许家中曾经或者现在有人在朝中为官。 不怕,大明的规矩,官员都要异地为官,他们的家中官员的手还伸不到宣府来,只能通过宣府这边的同僚做事,而马芳却已经先一步把屯田的部分产出孝敬给总兵、巡抚,乃至是总督。 官绅的上告结果,往往等来的只有“拖”。 这也是马芳在这个时代,即便得罪了许多的地方豪强,可依然没有人能动他的原因。 . 官面上有人保护,,想打败仗都难。 只是此刻,这批曾经在边境战争中无往不利的精锐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从最初的轻松杀戮到陷入困境,时间并不长,实际上他们只是连续闯出几个鞑子百户营盘,就被周围闻讯赶来的援兵围住。 俺答部扎营的特点,注定了他们能够很快让手下骑兵形成战斗力。 从一开始和他们交战的鞑子大多还是赤身裸体,只是骑在马上,手里拿着武器就嗷嗷叫着冲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