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隆万之变> 444兵部谋划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44兵部谋划(2 / 3)

了,刘汉和魏广德没有联系,自然也和徐阁老那边没关系,否则张居正也不会问出那话来。

这就是这时代做官的难处,京城里没有关系,出了漏子就只能自己扛下。

可如果京城有人,还有机会挽救一二,就算最后无法救助,至少减轻一些罪责也是可以的。

要和京城里保持联系,单纯靠书信往来,同年之谊怎么成,至少派人登门要带些礼物吧,还不能太寒酸,更别说想要升官的人,还不得把孝敬准备好。

这样在地方做官的人,单纯靠着朝廷发的那点俸禄,养家都不够,这些走关系的银钱哪里来?还不是只能变着法从地方上捞。

不管他们当初读书,口口声声说的是要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真到了金榜题名后,还是要为自己考虑。

哪怕违心的告诉自己,现在的作为只是为了升官,而升官后才能在“将来”救助更多的百姓,为万民做主。

不多时,李芳就回来,小声对裕王说道:“已经派人去了。”

“嗯。”

裕王答应一声,随即看看窗外的天色说道:“差不多了,让人把午膳送过来,今儿我不回后面了,就在这里吃。”

此事虽然给裕王府诸人心中留下一丝阴影,可是转眼就被大家忘在脑后,裕王让人准备午饭。

......

浓重的血腥味,招来了草原的猎食者,不过几日,大同军派出的哨探也发现了这处战场,消息很快传回大同城,战报通过军驿快速送入京城。

全军覆没,守备下落不明的消息,刘汉是不敢隐瞒的,何况还有知府和御史就在大同城里。

刘汉只能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奏,只是把他派兵出关打草谷说成大同周边发现零星虏骑,守备刘晋臣主动请求外出查探,大军失陷,刘晋臣下落不明。

一边上报此事,一边还要从其他镇堡抽调人马补充平虏城,还要继续派出探马出关打探消息,搜救幸存者,也是手忙脚乱一番。

毕竟是三千多人,大同巡按御史董学也不敢隐瞒此事,只不过和刘汉沟通后,依旧用刘汉战报原由上报大同军战败的消息。

只不过奏疏里也做出了刘汉能接受的结果,那就是如何善后。

大同军出关打草谷,大同的文官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收获除了军队留下一些,他们也是会在其中分润。

只是此次损失太大,必须有人负责。

而刘汉,自然就是唯一能平息此事的人,只不过需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结果。

不出几日,大同战报终于送到兵部。

对战报上的说辞,杨博自然是不信的。

实际上,大同军近年屡次出关奔向草原部族,兵部也是有渠道获知,只不过之前都有所斩获,自然也没有人拿这事儿说什么。

可这次不同了,一下子丢了三千人马,影响就很大了,更何况是全军覆没。

败仗,一场大败仗。

和后世人的以为不同,实际上这时代的军队交战,数千人的伤亡就已经是一场足够轰动朝野的大事了。

几万,十几万人的对垒,只存在于小说中,实际交战的兵力不过数千人。

其实,从明朝卫所制也能看出来。

单个卫所拉出来,满员也不过五千多人,这就足够支撑一场大战了。

更多的卫所合兵在一起,可以,那就需要摆出军阵才能方便指挥,这时候一般也是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行动,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麻烦,那就是后勤供应的难题。

大同军惨败的消息很快就送入西苑,传入嘉靖皇帝耳中。

皇帝会做出怎样的判决没人知道,都察院潘恩这时候也接到了董学的奏报。

看完董学的弹劾奏章,潘恩只是略微皱眉,随即在奏疏后附上自己的评语。

“本年九月内,大同零贼出没,总兵刘汉遣平虏城守备刘晋臣领兵追逐,为贼所执,因参汉衰病屡失机宜及参将郑晓俱,当究汉、晓失当之罪,因汉衰病宜改调别用。”

虽然董学的奏疏写的好,可是潘恩自然也看得出来,董学这个御史在其中或许也沾着干系,所以弹劾刘汉在大同总兵位上已经不能胜任。

既然他们已经商量出了这个结果,有人为此次战败负责,都察院也没有揪着不放的理由。

真要揪着查下去,董学真有问题被送进去,都察院也会跟着丢脸。

至于兵部,在收到刘汉战报和请罪奏疏的时候,也是和他一样的心思。

大事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