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放鹤渐渐与孔姿清有了稳定的书信往来。他们的交流其实算不得频繁,大约每月两三次的样子,流程非常固定:秦放鹤去县城取稿费、交稿子时送信,孙先生回县城送账本时递到孔府,然后过两天桂生便会跑到白云村回信,顺道混一顿晌午饭。 对这份跑腿儿的差事,桂生真心觉得不错,皆因每每书信往来时,少爷的心情都极佳,给的打赏也格外慷慨。 而小秦相公为人和气,关键是……做的饭真好吃啊!特别好吃!怎么就那么好吃! 吃不够,真的吃不够! 次数多了,孔姿清一说“送信”,桂生就本能流口水…… 七月下旬开始,孔姿清就住到县学去了,每月回家一次,孙先生的送信地址也随之更改。 托这位“笔友”的福,秦放鹤获取了海量关键信息,比如考试的实际流程,需要注意的事项,哪些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可以自己调整的潜规则,以及……进县学可以带一名书童或仆从。 这一条信息对秦放鹤很重要。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点了几下,抬头看向正在另一角皱巴着脸描红的秦山,沉吟片刻,“七哥,若来日我入县学,你可愿随我同去?” 随着一步步考上去,交际圈一步步扩张,秦放鹤需要人手,需要可信赖的人手。在这个时代,再没什么比血缘宗族更牢固的纽带了。 同个村子知根知底,不存在任何隐患,即便后期有人生了反心,也要顾忌老家亲眷,总归多一层保险。 突然丢过来的问题把秦山砸个正着,他茫然抬起头,显然尚未从强迫练字的阴影中脱出,慢吞吞“啊?”了声。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嗖一下起身,兴奋得双眼放光,“你要带我进城?!当真?” 秦放鹤:“……” 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对城市繁华的狂热。 “当真,但你先得把千字文的字都认全了,”秦放鹤虚虚指了指桌上的功课,“大字写完了么?” 在这个时代,统治者通过垄断知识来垄断权力。不识字,哪怕再有能力,也只能龟缩一隅。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冲破阶级壁垒,纵情施展。 一个好汉三个帮,他身边的人也至少应该拥有冲破壁垒的基本能力,不然后期能提供的支援将微乎其微。 秦山立刻缩回去,热情空前地重新抓起笔来,“快了快了,这回真快了!” 进城,进城! 若有尾巴,只怕此刻早甩飞了。 后头检查功课时,秦放鹤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欣慰之余却也有点痛苦。 看得出来,秦山确实努力过了,但天分这种事…… 强忍着批改完,秦放鹤就立刻把功课还回去,转头盯着书册洗眼睛。 那一笔字,真是辣眼啊! “七哥,除你之外,村子里还有谁有心向学,又比较用功么?”秦放鹤问。 除我之外,嘿嘿,果然鹤哥儿还是最看重我! 秦山偷乐一回,认真想了想,“还真有。” 他索性丢开笔,拖了板凳在秦放鹤跟前坐下,“村后头的秦松你知道吧?比我小半岁,你还得叫他八哥哩。” 秦松……秦放鹤轻声念了一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个瘦削苍白的少年形象,“原来是他。” 秦山点头,“他娘杏花婶儿早年守寡,老八那会儿小呢,干不了庄稼活儿,全靠街坊们帮衬,他娘就指着给人做鞋挣点钱,日子很是艰难。旁人我都是追上门逼着念书,老八不一样,他还会蹲在我家门口等我呢!” 有时候他就觉得,老八那小子念书的狠劲儿真同鹤哥儿有一拼。 不过脑瓜子远不如鹤哥儿好使。 秦放鹤低头看了眼,脚上一双青布百纳底棉鞋安静翘着,针脚细密扎实,非常舒服。 确实是好手艺。 娘儿俩应该都很希望能走科举这条路,奈何日子太过艰难,家人也不曾如秦父般庇护全村,属实张不开嘴叫乡亲们供应。 年初秦放鹤带着秦山读书,这娘儿俩就又看见了希望,但秦放鹤没主动说要教别人,他们就没好意思提。如今秦山半练出来,秦松才开始使劲儿。 秦放鹤下了炕,在地上慢慢走了几步,只觉得鞋底软而韧,托得稳稳地,说不出的踏实。 他想不出那位母亲当初是怀着何种心情缝的这双鞋,自己的儿子想读书却难开口,而别人的孩子却光明正大走了这条路。 多少会有些辛酸的吧? “叫他明日来。”秦放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