翊坤宫
元婆婆跟着宫人走进殿中,一眼便瞧见了早早等待的祝皇后。
“老身见……”
“姑母,切莫见外!”
不待元婆婆下跪行礼,祝皇后便匆匆起身,搀扶住她的手臂,将她托了起来。
“礼不可废。”元婆婆扬唇一笑,轻轻拍了下她的手背。
“姑母是长辈,如今又是西北的老王后,这一礼,受不得。”祝皇后执拗的扶起她,轻声道说道。
元婆婆唇边的笑意愈发和善,低声道,“皇后懂事,这话听的老身心情舒畅。”
“姑母您上座。”祝皇后将她搀扶到软塌前,侧眸看向一旁的常嬷嬷,低声道,“去吩咐小厨房,今日本宫要同姑母一起用膳。”
“不必这么麻烦。”元婆婆腰板挺直,瞧上去精神头不错。
“怎会是麻烦?”祝皇后坐在她身旁,笑意柔和,“皇上得知姑母突然归京,也是惦念得很,着人在三日后备了宫宴,为姑母接风洗尘。”
“嗐,不用整这些里胡哨的,我晚膳回家里头吃,孩子们都等我呢。”元婆婆摆摆手,不以为意道,“归京一事,我无意让旁人知晓,又何苦铺张浪费?”
“家里……”祝皇后没听明白,眨了眨眼睛,小心翼翼问道,“姑母口中的家是在何处?”
“永诚候府啊。”元婆婆面不改色,慢吞吞应道,“我认了小许做女儿,日后我就长住在候府里头了。”
“您认了小许做女儿?”祝皇后大惊失色,向来温淑的表情头一次出现龟裂,“这……这怎地也没个消息传来?”
元婆婆睨她一眼,低声道,“宫里事多着呢,你与皇帝本就分身乏术,又何必闹到你们这儿来?”
想起方许递进宫的信,祝皇后面上一窘,喃喃道,“姑母都听说了……”
元婆婆轻哼一声,面露不悦,“皇帝也到了年纪,储君迟迟未定,自然有人按耐不住。”
“可小辈们再作再闹也没到明面儿不是?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怎能如此对待?”元婆婆长叹一口气,低声道,“若再继续下去,非得要闹出个手足相残,反目成仇不可。”
“书上曾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元婆婆盯着她,语气肃然,“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道理还需旁人教吗?若传到百姓和外敌耳中,像什么样子?”
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却也不能在明面上自相残杀。
祝皇后微垂着头,目光落在青砖地上,“皇上打定的心思,谁也无法干预,姑母所言,侄媳都明白,可实在是有口无心……”
“罢了,也不能叫你为难。”元婆婆侧过头,瞧向一旁的妙玄,低声道,“老身给你引个人,这位才是玄真道长的亲传弟子,妙玄。”
祝皇后闻言,掀起眼帘,定定瞧着面前的婆子,低声道,“这就是小许信上说的妙玄婆婆?”
“不错。”元婆婆点点头,压低了声音,“如今我认了小许做女儿,便要护着永诚候府,家里头只剩下小黎一个男郎,那是要撑着事儿的。”
“小四同小黎的关系,你也应当有所了解。”元婆婆垂下头,指尖转动着手上的玉石戒指,轻声道,“都是一条船上的,若小四遭了难,永诚候府怕是也跟着玩完了。”
“况且小许与我说过,你与澜丫头情如姐妹,待她也是极好,自然不能眼看着你们遭了算计。”
元婆婆这几句话说的极有水准,既表明了永诚候府的态度,又帮着方许在祝皇后面前露了脸,可谓是名利双收。
祝皇后神情动容,喃喃道,“小许是个好人,教出的儿子也差不了。”
“你身为皇后,定然能有法子将妙玄带到皇帝面前。”元婆婆正了神色,低声叮嘱道。
“身为帝王,他必然不会轻信相士的三言两语,况且还是这么个不明出路的江湖骗子,能有如此动作,不过是想借着那骗子的手,敲打几个儿子罢了。”
祝皇后是个聪明的,听到这话,迅速反应过来,“那侄媳便寻个机会,待到百官在场,将妙玄婆婆引上去。”
“老身没看错人,你的确聪慧。”元婆婆勾唇笑笑,目光和蔼了几分,“重要的是官员们的态度,就怕让他们信了那骗子的话,将心思从小四身上转移。”
“你身为国母,事事俱在旁人眼皮子底下,那么多双眼睛盯着你,你要另寻法子,为自己的孩子谋出路。”
元婆婆抬眸,眼中闪过一抹惋惜,“祝家不复往年荣光,亦是将所有的希冀都放在了小四身上,你可明白我的话?”
“是,侄媳明白。”祝皇后点头应下,带着护甲的手缓缓收紧,眼底多了几分幽深。
马车沿路行驶,在将军府门前驻停。
宋徽歆没用碧落搀扶,撑着手臂跳下了马车,方许跟在她身后,缓步走下。
将军府很是热闹,宋飞坐在马背上,笑容敦厚,与来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