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的官道,今年看是反常,依然大风呼啸,寒潮入骨。原野大地,残留着几许暗黄草根,两边大树被风吹得光秃秃,仅存的几片枯叶被任意甩在空中,留下一曲淡淡的痕迹。一人身穿文官衣服,骑着匹四蹄蹦腾、长鬃飞扬的骏马。风就像一把匕首似的刮在他的脸上,让他疼痛不已,但坚毅的眼神却无半点屈折。茫茫辽东原野,一人单枪匹马,奔向无边的天涯,逐渐融化于苍穹之下。
海边个军营里面,守备将军尚可喜正在喝酒,忽闻账外传来马蹄声,看是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不由惊怒,“什么人敢在老子军营闯荡?”
一人大步踏入帐内,目光如炬,声洪似钟,面沉如铁,眉毛横扫,一副不怒而威之气势,“带我去见毛文龙毛!”
“毛大帅的名字也是你叫的?拿下!”尚可喜一边喝酒一边叫道。
数十明军披甲带剑,涌入帐内,将此人团团围住。然而目光对视,兵甲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手脚颤抖,不敢仰俯。
“混账!不就一个人吗?难道长了三头六臂不成!” 本在喝酒的尚可喜大怒,转过身一看,竟也呆住了。袁崇焕,居然单枪匹马闯入毛文龙的兵营,他的胆识与气魄完全折服了众人。
袁崇焕竟自走向桌边,举起酒壶里的热酒一饮而尽。
尚可喜拱手上礼,“参见袁大帅,请问袁大帅带了多少人去皮岛?”
“就我一人!”袁崇焕用手沾了一下嘴边的酒水,再放进舌头上舔了下,看是喝得还不过瘾。
外面亲兵进来对尚可喜小声说道:“营外并无任何兵马。”尚可喜才放下心头大石。原来这东江兵和宁远锦州兵素来不睦,双方曾经就粮饷大打出手。前任辽东经略袁应泰曾找毛文龙借兵借粮,第一次派人去见毛文龙,他就推脱皮岛无粮,第二次就干脆不见袁应泰的来使,第三次恼羞成怒直接把袁应泰使者赶出皮岛。后来袁应泰兵败自杀,虽然与毛文龙没有直接关系,但辽东士兵却把这笔帐算到了毛文龙的头上。
船上的袁崇焕对着海风思绪如潮,想起在宁远城外击败鞑子回城后当晚庆功却发现钱粮所剩几无,众将士气愤告知:“毛文龙人马不到三万,却以八万兵马虚报军饷。我们按宁远实数来请粮,结果朝廷厚此薄彼。”“毛文龙不法,蓟辽皆知。他在皮岛大做生意,征收商船通行税,这简直就是打劫买卖。他逼辽民去辽东和朝鲜挖人参,使得好多贫民死在山上。他一方面向朝廷要粮要饷,又向朝鲜要粮食,朝鲜也只得时时运粮给他。宁远大战时,毛文龙手拥重兵,不发一兵一卒血战,也不攻击清兵后方。他升官发财,赖的是朝中有人。朝廷不公啊,做实事不如媚上!”
袁崇焕生平最痛恨的就是那些虚报冒领、杀良充功的人,“皮岛果然是天然狭制鞑子咽喉的完美之地!若这批大军归我统帅,我一定可以将其训练为朝廷精兵。我刚托照辉大师去见皇太极,女真若肯议和那是最好。若女真来犯,我就前后夹击。”一个胆大的计划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众人深知袁崇焕治军甚严,且身上带着强烈的蛮子脾气,一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的架势,就连孙承宗的命令,他若认为不对也可抗命。试过刚出关时发现山海关的钱粮官冒领军饷,竟然把其斩了祭旗。按照大明律例,关外大员无权处置关内官员,何况该粮官是孙阁老的同乡。孙承宗大骂袁崇焕无法无天,却又不得不仰仗其来镇守辽东。众人心中叫苦:“袁大帅,你赤胆忠心,天下皆知。可你希望大明每一个官员都像你这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不可能的。大明有大明的规律,有大明的文化,且不说你,就算皇帝首辅六部尚书都没有这个决心和魄力去改变大明。你若一意孤行去改变大明,到头了身败名裂的不是那些无能无德的鼠辈,而是你袁崇焕!”
何可纲说:“毛文龙虽贪赃枉法、拥兵自重,但毕竟是一品总兵官,且与朝中大员多有联系,若贸然杀之,朝野上下或对大帅不利,请三思。”
祖大寿亦说:“何将军言之有理,铲除毛文龙之事还得从长计议。”
吴三桂却道:“毛文龙盘踞皮岛多年,不肯接受历代巡抚总督节制,在朝廷与建虏中左右逢缘,甚是可恶。宁远之战按兵不动,在皮岛坐收渔翁之利,宁锦将士无不增憎恨,若能除之,辽东大军必然士气大升,认为奖罚分明。毛文龙多年来欺诈朝廷粮饷,又剥削皮岛百姓,若能杀之,朝廷粮饷就会公平接济大军,亦能解救皮岛百姓。若能整编皮岛军,加以训练,假以时日必成虎狼之师。若建虏反复无常,大帅即可命一上将统帅皮岛大军,与关宁军前后呼应,以钳型之势夹攻皇太极,让其腹背受敌,平辽大计可成。大帅威震天下,关宁军以您马首是瞻,辽东百姓更是视您为解民倒悬的救星,朝廷若是责难大帅,大帅尽可……”
祖大寿连连叫停,虽然最后的话没有说出,但众人都知道吴三桂想说什么,都暗自感到震惊!吴三桂居然能有这样的想法!
袁崇焕很器重吴三桂,听到这话又喜又惊。喜的是吴三桂确有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