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横不想解释,只笑道:“你想要去见女儿的话,趁现在还有点时间,自己进去。
“不过时间最好别太长,我与李玉堂说完话就走了。”
沈重阳尽管不太明白,罗横究竟想干什么。
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心挂女儿。
他当然不能光明正大的进去。
转身出了正门,寻地方悄悄潜进李家去了。
罗横站在大堂外。
等不片刻。
李玉堂便在先前那名佣人的引领下,匆匆而来。
见到罗横,开口便问:“阁下眼生的很,李某也不曾记得,在佛山有姓罗的朋友,不知……?”
罗横拱手笑道:“李老板,当年你们在商场上有什么事情,我今天不想过问,今天冒昧登门,只想向李老板讨一样东西。”
李玉堂眼神闪了闪,沉声问道:“什么东西?”
“刘家的玄铁宝扇。”
罗横开门见山道出自己的目的。
前世的时候,电影中并没有交代李家与刘家的恩怨。
但是,李玉堂是金利源的大东家。
在港岛是连港督都要礼遇三分的豪商。
每次经过刘郁白所在的烟馆门口的时候。
却都要给一块银洋供刘郁白维持生活。
从替李玉堂拉车的阿四,那熟稔的接钱扔钱的动作可以看出。
这种给钱已经形成惯例,显然不是一回两回了。
很多观众都认为,那是因为李玉堂过去与刘家是故交,不忍看到刘郁白饿死街头。
所以才会有恻隐之心。
但是后面,李玉堂误以为好友陈少白身死。
下定决心组建保镖队,保护孙文时。
两人之间的对话内容。
便能看出,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只是电影中对两家的恩怨,表现的极其隐晦。
若不细看,很容易就忽略过去。
罗横恰恰因为喜欢这部电影,当年多看过几遍。
倒是让他发现一些端倪。
其实当年,刘郁白的父亲被他气死,又看着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面前。
心若死灰,于是将刘家的产业,低价转卖给了李玉堂。
这就是李玉堂发家的资本。
所以后来,李玉堂生意从扬州做到了港岛。
在港岛发现沦落为乞丐,每天变相惩罚自己的刘郁白。
李玉堂便每天给刘郁白一块龙洋,算作当年的补偿。
因为李家的家训,就是做人,做生意,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李玉堂觉得自己当年,低价收购刘家的产业,有趁人之危之嫌。
但是,如果事情看到这里。
便只能说,是看到了
还有更深的原因,便是李玉堂这个人,虽说是传统的儒商。
也恪守着李家的家训,做人做生意都留着一份良心,不像有些资本商人那样。
只要挣钱什么都干。
可是投机永远是商人的本性。
李玉堂一方面,即便身处港岛这样一个英国人控制下的自由港。
却坚持让家人都留着辫子。
这一点,从电影中,他儿子李重光在见自己的老师陈少白的时候的对话中,便可以看出。
李重光身为进步青年,信奉革命。
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因为自己脑后还留着辫子,深感别扭。
却因为是父亲李玉堂强行要留,他不敢违逆!
而另一方面。
李玉堂又一直在资助陈少白等同盟会的革命活动。
并且秘密出资支援同盟会的宣传报社。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一开始,李玉堂并不是什么进步革命党。
他的资助行为,也是一种投资。
并且还是两面下注的那种投机性投资。
李玉堂这种两面下注的方式,其实就是典型的传统儒家作派。
跟三国的时候,三方都有姓诸葛的谋士,完全就是一个手法。
几千年来,这些儒家的人,无论是读书出仕,还是经商下海。
所使的手段,基本就是换汤不换药。
也可以说,儒家从根子上,其实就是奉行着这一套明哲保身。
就比如山东衍圣公,那可是世代献降表……
所以,李玉堂给刘郁白钱的举动。
究竟有多少是因为良心,又有多少是因为有识人之明,看中了刘郁白身上的本事。
还真不好说。
后面他请刘郁白出山。
拿出刘家祖传宝扇的举动。
恰恰也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