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终于在宫宴开始前赶到。
面色惨白得宋宣华扶着身体虚弱卫皇后,身旁跟着宋景明,是最后一个到的。
“皇后娘娘到。”
众大臣及其家眷起身行礼。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坐在皇帝左手第二位的班婕妤和蔺美人亦起身行礼。
宋宣华瞧了一眼安安静静站在蔺美人旁边的宋婉婉,迅速移开目光,看向主位上的永昌帝。
永昌帝坐在高位,笑容和煦:“宣儿来了。”
卫皇后轻拍女儿的手背:“宣儿,落座吧。”
接着,卫皇后径直上前,坐在永昌帝身旁。
帝后并肩,瞧着十分恩爱。
“开宴吧。”永昌帝一声令下。
太监何广高声亮嗓,声音又尖又细,传达着永昌帝的口谕。
永昌帝举杯,庆贺卫家军与宣城军大破河西十五万大军,又说了些国运永昌的话,群臣高呼附和:“天佑我天祁。”
众人饮下三杯。
永昌帝让何广当众宣旨。
照理来说,封赏之事应在朝堂。
宋宣华眉头微皱。
该受封赏的人此刻身处边关,封赏谁?
这封赏不免让人有些怀疑。
宋宣华的眸光时不时地落在母后身上,母后依旧恬静如水,似乎什么都没变,但她总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
永昌帝赏赐卫家黄金百两、良田千顷,赏赐了卫家军十万冬衣,由定安侯夫人汪氏接的赏赐圣旨。
李家和宣城军亦是同样的赏赐,由李老夫人接的旨。
处处透着不对劲。
两军主将尚在边关,参战的将领一个都不在,封赏便下来了,任谁都觉得不对劲。
她一个公主,不过带着区区三十个兵士回都城,便如此大张旗鼓的举办宫宴,当真是为了庆贺此次大战的胜利?
她默默饮了两杯。
何广目光投向她:“公主殿下,请接旨。”
宋宣华端着酒杯的手一僵,起身,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蒙天之祐,纂皇之图,多庆发于邦家,谋及于子孙,爰颁徽册,以告治廷。皇长女宣华,挺邦媛之英,钟皇室之庆,蚤知柔顺之节,能远骄华之风……特封长公主,赐号凤宁。”
宋宣华心头微颤,起身接旨。
这个长公主来的过于让她措手不及了。
前世,她册封长公主是在出嫁前,此次竟提前了这么久,难道因为她重生改变了什么?
宋宣华坐回去,面上看不出喜乐,心中却郁郁不快,酒一杯接一杯下肚,
卫云襄瞧她不对劲,趁着旁人不注意坐到宋宣华身旁。
“阿宣,少喝些。”她用仅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
“今日开心,多饮几杯也无妨。”
两个人太熟悉彼此了,宋宣华高兴与否,她一眼便能瞧出来。
宋宣华给卫云襄倒了一杯,举杯:“阿襄,我敬你。”
“自是不能拂了长公主的好意。”
卫云襄手中酒杯与她的轻碰,爽朗的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
何广在永昌帝身旁小声提醒了些什么,永昌帝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诸位爱卿,今日宫宴一来是为了庆祝公主还朝,二来是为了庆祝天祁打了胜仗,朕已命人在城楼上准备了祁天灯,诸位爱卿可愿一同前往,为我天祁将士祈福。”
众大臣:敢说不愿吗?
祈福分为两块,男女各在一处,卫皇后领着宫妃与一众女眷去了西城楼,皇上领着大臣及其儿孙去了东城楼。
这俗话说的好,女子多的地方是非多。
卫皇后及宫妃、大臣夫人走在前头,宋宣华与同辈姑娘小姐跟在后头。
宋宣华与卫家姐妹是表亲,从小关系就好,三人并肩而行,聊着边关发生的趣事。
过了会儿,宋婉婉跟了上来,挤开卫云芝,勾着宋宣华的手腕,一口一个“皇姐”叫着。
宋宣华只觉得浑身难受,直起鸡皮疙瘩。
前世她犯傻,被宋婉婉蛊惑,但凡得到些好东西,都会想着送一份给宋婉婉,可换来的是这个好妹妹与她的夫君无媒苟合,珠胎暗结。
宋宣华我用手帕捂着嘴,咳嗽着,又不着痕迹地抽回自己的手。
绿蕙赶忙上前,挤开宋婉婉:“殿下没事吧。”
卫云襄和卫云芝自觉退了两步,看戏。
宋婉婉还没解决,柴蔚和曲新月就凑了上来。
两人的父亲是朝中重臣,参加宫宴之前,家中便叮嘱了,让她们尽可能同凤宁公主套近乎。
如今这凤宁公主变成了凤宁长公主,他们更是要多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