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太后一生要强,最在乎的就是这嫡妻正室之位。
别的都能退让,唯独宣庙皇后的名分不能丢。
孙太后心里跟明镜一样,只要自己退了,太后之位或许能够保住,但先帝正宫皇后的名分,一定会被当今这位荒诞不经的天子给剥夺掉。
因为这是嫡庶之争的根本。
于是乎,孙家几人便产生了需求错位。
孙忠只想一家人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孙太后想要尝试对抗当今天子,就算不能扶持自己儿子复辟,至少也要保证皇太子朱见深能够上位。
孙继宗、孙显宗都想保住会昌侯爵位,延续孙家满门的荣华富贵。
四人分两派,争论不休。
孙忠势单力孤,渐渐落入了下风。
最后孙忠被气得站了起来,愤怒地用手指指孙太后,继而又指着孙继宗的鼻子骂道:
“争吧,争吧,皇帝早已把你们算计的明明白白,你们还不知死活,非要往火坑里跳。孙家就是败在你们这些孽障手里的。
我会按照皇帝的要求上书,然后带着孙铭回老家去。伱们剩下的人爱死不死吧,该做的我已经做了,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你们好自为之吧。”
说罢,孙忠竟然抛下子女,拂袖而去。
孙继宗、孙显宗苦劝不住,只得站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正在此时,孙太后突然站起身,向前两步,然后便作势要给两位哥哥下跪。
孙继宗、孙显宗连忙上前扶住。
孙太后眼中滚下泪来,向两位哥哥哭诉道:“父亲一旦向皇帝上书,咱们孙家就彻底完了。
我们可以不听父亲的,但在皇帝看来,在外人看来,父亲乃是会昌侯,乃是孙氏家主。父亲的奏本,就代表了整个孙家。
如果连父亲都上书皇帝,承认皇帝的嫡子身份了,那心向祁镇的文武大臣,朝野上下会怎么看?
孙家都不替祁镇争取了,你让其他大臣还怎么争?
这封奏书一上,就算我们能保住性命,又有什么意义呢。往后余生,便只能苟延残喘,看着胡氏重获荣光了。
我不甘心啊,明明已经将胡氏踩落尘埃,为什么她死都死了,竟然还能翻盘?”
孙显宗无奈地叹道:“那怎么办,父亲的性子,太后你又不是不了解。他已经决定的事情,恐怕轻易无法挽回。
有孝道压在那里,我们也不可能公然与父亲打擂台啊。”
孙太后愣在原地半晌,突然蹦出一句:“父亲老了,父亲今年已经八十有四了。”
孙继宗、孙显宗闻言,尽皆骇然。
孙显宗更是双腿一软,差点坐到地上,自己的太后妹妹,不会是想弑父吧?
虽说孙氏作为外戚,骄横跋扈惯了,鱼肉百姓、草菅人命的事情一样没少做。但是弑杀自己的父亲,孙继宗和孙显宗还从来没有考虑过。
但孙太后毕竟没有直说,只是感叹父亲老了。孙继宗、孙显宗便也没办法劝阻。
二人总不能对太后说:妹妹,你千万不要弑父。
然后孙太后两手一摊:我只是感叹父亲年老体衰,谁说我要弑父了,你们为什么会想到弑父呢?
那二人岂不就彻底傻眼了吗。
所以两人愣了一会,孙继宗方才委婉地劝道:“太后说的是,父亲有些老糊涂了,您不要着急,我们回去再对父亲耐心劝谏一番。想来父亲一定是会回心转意的。”
“哥哥说的是,本宫也老了啊。前些日子,又夭折了一位皇孙,我这晚景,也是越来越凄凉了。
明日哥哥命你儿媳带着孙铭进宫来,让我看上一看。”
孙继宗闻言,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孙铭是自己的嫡长孙,才两岁多。这是孙家未来毫无争议的继承人啊。
妹妹把孙铭接进宫的目的是?
孙铭才两岁多,太后将其留在宫中住几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所以太后是想将孙家嫡孙扣在宫中,以此制衡自己的父亲?
若真是这样,那倒还好。
怕就怕,太后心中还有别的想法。
不等孙继宗仔细思考,孙太后便冷冷地问道:“怎么了哥哥?父亲不拿本宫当女儿,就连哥哥都不拿本宫当妹妹了吗?
本宫只想见见自己的侄孙,这有何不对?莫非哥哥还怕本宫伤害孙铭不成?”
“不敢,不敢,臣明日便让儿媳带孙铭进宫。”
孙继宗不敢再多言,只得答应了下来。
孙太后又和两人就如何扶持恭让皇帝商量了一个多时辰,如何拉拢百官,如何联络勋贵武将,又如何私蓄家奴,以防不测,等等诸事,都进行了沟通。
最后说到了为皇帝选后纳妃一事。
一提这事,孙太后便气的肝疼:当年自己可是布了一招惊天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