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娘弯着她的食指,朝前虚空戳了一下,嘴角还扭了一圈,一如既往地执着。
“这些城里来的年轻姑娘,就是吃不了苦,净儿走勾搭汉子的歪门邪道。”
旁边一个大娘接得很快,说完才想起来叶蓁蓁也是城里来的女知青,赶紧讪讪地笑道。
“叶知青,你跟她们不一样,你有钱。”
我谢谢您的夸奖哈。
“可别再提那恶心玩意儿了,晦气。”张大娘手里的野菜都被快她薅秃噜皮了。
“张大娘,今天挖的这蚂蚱菜看着就嫩,回家再凉拌一下,肯定贼香。”
叶蓁蓁也觉得晦气,索性转了话题。
“现在挖正是最嫩的时候,再晚一点就老了。”
说起挖野菜,张大娘又有话题了:“诶,没想到地主家小崽子竟然懂得那么多。”
张大娘举着一株蚂蚱菜晃着:“他边挖边还教几个弟弟妹妹,说这蚂蚱菜还有啥学名,叫马齿苋。
还说这东西清热解毒,要是被蚊虫咬伤了,拿来煮水洗伤口可以好得快。
对了,还说要是得了那些尿血,尿道炎症,生吃一两天就能好了。”
“哎呀,这么神?这小娃娃才多大了呀?咋懂得这么多哩?”
刘大娘拿着装着黄豆芽的搪瓷盆走了过来,正好听到了这句,忍不住接过张大娘的话头。
“可不就是神了,我这老婆子一把岁数了,只知道拿人家当盆菜,吃了再拉出来就完事了。”
其实张大娘,真不必如此详细地介绍你跟这野菜的关系。
“我见过那小娃子,看着比我家狗蛋还小哩,狗蛋现在整天还只会撅着个屁股蛋儿,蹲在草丛里抓蛐蛐呢。”
狗蛋是黄队长的大儿子,刘大娘的宝贝大孙子。
“别说你家狗蛋了,我家铁蛋都十二岁了,还不是一样一样的,没个省心的玩意儿。”
“张大娘说的是刘嘉吧,那孩子才九岁,是家里的老大,听说跟着他阿爹还学了好些知识呢。
学会了也不私藏,几个弟弟妹妹跟着这样的哥哥,都有样学样,不仅听话懂事得很,也能学会不少知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是呀,这可不就是跟着啥人学啥样吗。
几个大娘暗戳戳地又起了一些小心思。
“那乔蓝儿没想到还挺有晚福的,两个儿媳妇嘴里就没停过,一会儿是让婆婆去坐一会,一会儿就是问婆婆口没口渴?”
张大娘想到一起在山上挖野菜的时候,郑淑娟两妯娌对婆婆这么好,忍不住就说了出来。
“咋咱就没这么好命嘞,像我家那个,整天不是吃就是拉屎,在家就带个孩子煮个饭的,也不要她去上工,还整天拉着个长脸怪汉子不帮忙。
不知道男人在外边做得多累呀,回家也不知道心疼体贴一下自家男人。”
之前“夸”过叶蓁蓁的那个大娘,撅着个嘴葫芦,很是愤愤不平的样子。
婆媳问题是千古难题,做媳妇儿的时候只会怨气受婆婆的磋磨。
等到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同样也走上了老路。
遇到拎不清的婆婆,日子更是不好过。
儿子是心头宝,儿媳妇就得像那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刘大娘努了努嘴笑笑,没接话。
张大娘野菜摘完了,撑着石凳弯着腰站起来抻了抻,要回家去。
“几位大娘你们接着聊,我先回去了,在别人家里吃饭,也不能光让别人干活。”
叶蓁蓁也起身要回家,路上张大娘又跟她八卦了刚才那个吐槽儿媳妇的大娘。
说她那儿子就是个懒汉,一个大男人,每天就拿五六工分。
都不好意思说出去让人知道,也就是他那老娘稀罕得跟个宝儿似得。
叶蓁蓁不想理别人家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听过就算了。
坐下说人,站起来被人说。
谁也逃不过的定律,说不定她现在也正被人说着呢。
还真是。
“那叶知青都拿多少好粮食去那地主家了,还需要去帮忙做菜干活吗?
要是来我家里搭伙,我得把她供起来伺候着。”
那个大娘又撅着个嘴葫芦,话说得都能酸掉听的人的大牙。
刘大娘掀开眼眸睨了那说话婆子一眼:“人家叶知青拿那么多粮食去,那是因为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又不是做姿态找人服侍她去的。”
“我也没说她不是呀。”那老婆子嘟囔了一句,也不敢大声。
刘大娘可是黄队长的娘,看她没有跟着一起酸,也就不敢再说。
叶蓁蓁不知道这一段,要不然,肯定得给刘大娘颁一个大好人奖。
走到分叉口,叶蓁蓁正要跟张大娘分开,张大娘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