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这里,听天由命,活一天是一天。
然而,因为他的亲人几乎都在南下的路上被金人和仆从军所杀,对金人恨之入骨,所以他依然对宋军抱有希望,盼望有朝一日能赶走金人,光复中原,带着亲人尸骨归葬故乡。
至于为何成了别家的下人,据他说是原本这里人多的时候才还能靠教书写字生活,随着人越来越少了,他也就断了生计,无奈之下只能卖身入赘,苟延残喘至今。
“我看镇上都没人了,你主家为何不走?舍不得这家大业大?”刘安看着眼前的房屋有些疑惑。
王福叹息道:“不是不愿走,是走不了。”
“为什么会走不了?邓州城离儿不算远,不怕他们来袭扰?”刘安更疑惑了。
“邓州城里那些老爷早就知道这里破败了、没人了,差役一年都懒得来一趟,又哪里怕他们来袭扰。”
说到这里,怕刘安继续追问,便说:“官人,要不你还是去问家主吧,我确实不太好说。”
“说了半天,忘记问了,家主贵姓?”
“本家姓杨。”
“那便劳烦通报一声。”
“官人稍候。”
半刻钟后,王福去而复返,随同而来的,是一老一少。
老者须发皆白,看年纪应该在七十岁往上,只是皮肉不似头发那般干枯苍老,想来是不事生产,未受摧残。
而少年仅有十余岁,半扶着老人,应该是孙辈后人。
“老伯,叨扰了。”长者为尊,不等王福介绍,刘安便上前抱拳问礼。
老者在门前站定,抱着手中拐杖拱手道:“小官人所来何事?”
“我等是南方义军,途经此地,发现小镇破败荒芜的时间不算长,便想来打听打听情况,不知老伯是否方便?”刘安见老者不像普通村民,颇有威严,当即便以真实身份相见,因为大军若要在此久留,假身份只能失信于民。
“义军?”老者眉头不由一皱,“不是宋军吗?”
刘安笑道:“宋金议和已有两年半,大军早已南撤,又怎么会派军队来邓州?如今能来北边抗金、收复中原的,就只能是义军。”
“你们到底是宋军,还是义军?”老者追问。
见对方似乎有些误会,刘安认真想了想,数息之后,十分肯定地回道:“义军。”
就是这短短几个呼吸的思考让老者眼中多了一丝期许,“不知小官人贵姓?”
“免贵姓刘。”
“刘小官人,恕老朽冒昧,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
“不多,三万而已。”
“三万?”老者明显一惊,手上拐杖都不由一松,差点掉落在地。
“老伯以为多了还是少了?”
“不少,不少!”老者急忙拱手侧身,“刘小官人,里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