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世子殿下,王妃和王爷在哪儿?我来给你们送吃的了。”
世子听见声音,迷茫的睁开眼,手指虚软的勾住包裹,隐约闻见食物的气息。
慎玉解开包裹皮,掰了一小块馒头送到他的嘴边。
但世子摇了摇头。
他抱着两个馒头,扶着栏杆,极力站起身,朝更荒凉的地方去了。
在那片残破的废墟之中,慎玉看见了小时候似乎见过几面的叔虞王。
绥息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两鬓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形容枯槁的像个糟老头。
在他的身侧躺着王妃。
他们大约是要死在一块的。
隔着那个窄小的洞口,慎玉的爹娘把汤药递给慎玉和世子。
在他们的照料下,王妃的病情逐渐有了起色,叔虞王也开始进食。
这个冬季格外漫长,冷凝的空气中充斥着苦涩的药味与枯木腐烂的气息。
尽管如此难熬,他们还是挺过来了。
转眼到了夏天。
慎玉偶尔溜进西苑去找世子,绥眠正是读书识字的年纪,老王爷行动不便,卧在床头教他认字,慎玉凑过去的时候,老王爷会连带她一起教。
府内纸笔有限,他们用来练字的是一块泥盘,等把字写满以后,再把泥盘推平,就可以用树枝重复书写。
突然学习写字让她开心了好几天,回家以后她在地上不时的写写画画,阿爹好奇的问,她是跟谁学的写字。
她说是西苑里的老王爷。
阿爹顿时一惊,捂住了她的嘴巴,“是徐姑姑教你的。”
“听见没有!”
“……知道了。”
徐幼真教了她一段时间读书认字,有天徐姑姑买了很多笔墨纸砚,让她钻到洞后面交给世子。
姑姑说话时眼角有泪落下来,慎玉不明白她什么要哭。
就像她不懂,徐幼真教她练字,她第一时间去找哪里有树枝可以写字时,姑姑诧异的目光。
又一个冬日平稳过去,天气迈入清爽的春夏之交。
每年只要熬过了冬天,爹娘和徐姑姑就会很高兴。
入夏时,徐姑姑带着慎玉向淳于师父拜师学艺,淳于师父嫌弃她年纪太小,“字恐怕都认不全吧,人还没有我的药篓高。”
徐姑姑提着她两只膀子,把她提到淳于师父跟前,推销货品一样用言语包装她,“你别看她个子小,字倒是认了不少的,况且她今年都已经六岁了,很不小了,你再费心教几年,给你煎药煮药肯定是把好手。”
淳于妁的师门不能同时招收两个徒弟,必须出徒一个才能再收一个,如果收下慎玉,至少得等十年才能收下一个弟子。
她犹豫再三,但是徐幼真不给她犹豫的机会,把慎玉朝她怀里一丢,头也不回的跑了。
慎玉窝在淳于师父的怀里,眨巴眼看着她,声音软软糯糯的唤了两声:“师父、师父。”
淳于妁眉头紧了又松,把她从怀里扯出来,拉着她的小手去找爹娘。
她可怜巴巴的问:“师父不收慎玉吗?”
淳于妁叹了口气,“总得有个拜师宴吧。”
-
七月初,惠风和畅,徐幼真带慎玉去集市买馒头。
她们边走边聊最近淳于师父最近都教了她哪些医药典籍,徐姑姑夸她很聪明,以后一定会是个出色的医者。
城南街市繁盛,车水马龙,到处弥漫着酒肆里食物的香气。
经过一个路口时,徐姑姑被人撞倒在地,那包馒头被挤到地上,迎面而来的马匹受到惊吓,把馒头踏了粉碎。
徐姑姑立时去捡,只捡回一堆碎屑。
慎玉在旁被吓的直哭,徐姑姑把她搂进怀里,安慰着:“别怕,别怕,我们再去买。”
她们重新买了馒头,天色渐渐暗下来,去到王府时已经是傍晚时分。
那个洞不见了。
应该是白天,终于有人发现这里有处破洞,于是看守找来泥瓦匠把破洞给补上了。
徐姑姑脸色惨白的摸索墙面,怎么也找不到一丝缝隙。
她仰头看着高墙,再环视左右,高高举起装了馒头的小包裹,想把馒头扔进墙内。
但是墙太高了,每次都是差一点。
官兵巡查时发现这里的动静,怒喝道:“谁在哪里!”
徐姑姑给慎玉指了个方向,“快跑慎玉,快跑。”
——“抓住一个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想干嘛。”
——“有个小的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