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凉州城下起贞观八年的第一场雪的时候,艰难行军而来的吐谷浑军队在他们的国主慕容伏允的率领下,终于来到了距离凉州城外50里的地方。
接到斥候的禀报之后,代国公李靖并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而给予吐谷浑人更多的休息的时间,反而是命令潞国公侯君集和边军将军樊兴率领边军和左卫向着吐谷浑大营进攻。
不得不说,程砚所提供的方法的确有效,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作为左卫的军士,他们都称得上“精锐”二字。
为了能够参与到讨伐吐谷浑的序列之中,左卫的军士们几乎是严格遵守了程砚所制定的方法,虽然这其中有许多人并不需要,可是为了能够保证左卫的整体性,左卫的军士们在潞国公侯君集的命令之下,几乎可以用“苛刻”二字,来形容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好在机会总是给予有准备的人,左卫的军士们的努力也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高原所带给他们的所有的问题。再加上充沛的营养摄入,如今左卫的军士们已经成为了高原上的猛虎,只等军令的下达,他们就可以痛饮吐谷浑人的鲜血了。
就在潞国公侯君集和边军将军樊兴在集结部队,调度粮草的时候,吐谷浑的前锋部队3万人,就已经来到了凉州城下。见到这个情况,潞国公侯君集和边军将军樊兴都是大喜过望。在派人向代国公李靖通报自身情况的同时,也加紧了对后勤粮草的调集工作。
与此同时,潞国公侯君集骑在程砚作为回礼送给他的“青海龙种”,带领着最为精锐的左卫的2万余军士们浩浩荡荡的开出了营地,在吐谷浑军队的正前方排开了阵势,大战一触即发。
相对于左卫军士们的跃跃欲试,当吐谷浑的前锋将军慕容博看到唐军阵前,骑在战马之上的潞国公侯君集的时候,内心也是一阵的慌乱。
作为吐谷浑的贵族,慕容博当然知道大唐的潞国公侯君集,更加知道他在作战之时不要命的作风。整个飞虎军在潞国公侯君集的率领之下,最后战至只余十几人的事情,虽然在他们这些吐谷浑贵族眼中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可是就是他们认为的不可能,在他们多方打听之下,最终还是确认了,大唐的潞国公侯君集和他所率领的军队,在战阵之上,全部都是勇往直前且悍不畏死的存在。
在古代战争之中,正面对战的时候,若是在损失三成人员的时候,这支军队还没有崩溃,就已经算得上是“精锐之师”。若是损失五成的人员的时候,这支军队还没有崩溃,就可以被称之为“铁军”。
当年的渭水之畔,潞国公侯君集和他所率领的飞虎军直至战斗到仅剩十几人,放眼整个古代战争史,都是绝无仅有的存在。
因此当慕容博知道阻挡在他面前的是大唐的潞国公的时候,他浑身的战力就只剩下了7分,再加上“将士兵胆”,慕容博的全部表现都呈现在他麾下的吐谷浑将士的眼中,也使得吐谷浑3万余人的前锋军的士气,在一瞬间瓦解。
作为久经沙场的潞国公侯君集,他当然不可能放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即身先士卒,向着吐谷浑的前军冲击而去。
左卫的军士在潞国公侯君集的率领之下,组成锋矢阵,狠狠地撞击在吐谷浑前军的军阵之上。使得本来就在装备上与唐军相差甚远的吐谷浑军队,在瞬间就被左卫的军士们在他们的战阵上撕开了一条口子。
随着潞国公侯君集的不断深入,吐谷浑前军的军阵被撕裂的口子也是越来越大。当潞国公侯君集手中的马槊将面前的最后一名吐谷浑士卒挑起,又重重的跌落下来之后,潞国公侯君集已经杀穿了吐谷浑前军的军阵。
为了给身后的左卫军士提供充足的空间,潞国公侯君集骑着身下的战马向着左前方继续奔驰。带到最后面的左卫军士也脱离了吐谷浑前军的军阵,潞国公侯君集已经带领着左卫军士调转好了方向。
一声唿哨之后,潞国公侯君集率领着左卫军士从吐谷浑前军战阵的左后方再一次杀入。而此时的吐谷浑前军已经陷入到混乱之中。
虽然现在吐谷浑前军的伤亡还没有达到他们崩溃的程度,可是潞国公侯君集的第一次冲锋,就将吐谷浑的前军将军慕容博刺落马下,也使得整个吐谷浑前军陷入到了无人领导的尴尬境地。
随着潞国公侯君集的再一次杀入,吐谷浑前军的阵势终于因为巨大的压力,在瞬间土崩瓦解。吐谷浑的骑兵还好,还能够利用座下的战马快速的逃离。可是已经下马的吐谷浑步卒,只能够丢掉手中的兵器,脱掉笨重的铠甲,向着他们来的方向,奔跑着,呼喊着。
站在凉州城头上的代国公李靖当即下令追击,而站在其身后的边军将军樊兴,则是在代国公李靖的命令刚刚下达完毕的时候,就已经飞身来到城楼之下,跨上战马,就率领着1万名边军骑兵出城而去。
还在吐谷浑军阵中冲杀的潞国公侯君集和左卫的军士,没有理会崩溃的吐谷浑士卒,还在那里奋力的厮杀着。
没有办法,左卫的军士虽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