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骁骑将军的儿子孔念。
临近年关,日头正好的那天萧齐带着几个得力的手下去了安置村。今日的萧齐俨然换了个人似的。高高梳起的发髻束起了玉冠,一张脸上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露出了原本俊朗的五官,在京城养了大半个月的皮肤也细嫩了不少,是极其健康的小麦色。
穿了一身深色青鸾绸缎衣,俨然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若不是那一双眼里的杀气,还真不会将这个模样俊郎的男子同那个杀名在外的镇国将军联系在一起。
这村子里常常会有路过的行商,大家也就没怎么注意萧齐一行人。都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萧齐往里走着目光所及一片祥和,看上去是个极其富饶的村子。每家每户的房子几乎都一个模样,看上去很新,应该是统一建造的。虽然只是普通的石屋,但都收拾得很干净。
地里有人劳作,河边有人洗衣,小孩儿们在村口嬉戏,老人们聚在一起拿着红纸糊灯笼,写对联。萧齐找了老人聚集的地方。
“老先生,请问这村里的遗孤安置在什么地方啊?”
“你们这是?”
“我们是来寻人的,平安军骁骑将军孔笙的妻儿因战乱流落,我们经多方打探得知其独子就在这个村里,名唤孔念。约莫十二岁了。您可认识?”
“孔念啊?!认识认识的。难得有孩子还有家人在,走走走,我领你们去。”
老先生是个热心肠的人,带着萧齐一行人就去了村子中心的孤儿院。那孤儿院应是这村里最大的建筑了。远远的就看见了,十分的新,应该是才修建的。
“这院子是新修的吗?”
“是啊,院儿里的孩子太多了,原先的茅草屋也住不下了,透风漏雨,孩子们可怜。好在小闻先生前段时间送了银子来,修了新屋子,不然这寒冬腊月的,三十几个孩子得病上一大半。”
“小闻先生?这些不是朝廷修建的吗?”
“哎。朝廷?朝廷早就不管我们了。若不是小闻先生帮扶,这日子老早就过到头了。”
“平安军的遗属是不是也安置在这个村子里?”
“是的了,平安军,永宁军,羽林卫的遗嘱都在这个村子里。别看我们这个村子不大,倒也住了上千人了。全是些老人孩子,年轻的女子还能去缝补浆洗能有口饭吃。像我们这些半截身子如土的人那些年倒也饿死了不少。”
萧齐皱了皱眉头,每年自己上缴给户部的钱用来安置遗属,那都是数以万计的,可听这老人的话似乎根本没有到他们手上。
“衙门不是每年都会有补助吗?”
“一看公子你就不是做官的。倒也不怪你问出这么笑人的话。就拿平安军来说吧。我儿子就是平安军的。死的头一年,尸骨焚尽送回来的时候,倒是从平安军手上得了三十两银子安置费。再后来,平安军把我们交给了朝廷管。每年五钱银子的安置费。即使是卖最难吃的糠沫也只能吃两个月,可一年有十二个月啊。可不就得饿死人吗?”
“可我看你们村里如今倒是富饶。”
“那是小闻先生心善,救了我们一个村子的人。”
“小闻先生是什么人?方才也一直听你说起他。”
“这我就不方便告知了,我虽然老了,但还是知道轻重的,衙门里若是有人知道了小闻先生越俎代庖,恐怕的给先生带去麻烦了。先生做好事都是不留名的,也就是我们自己心里过意不去,不想让旁人以为是朝廷养着我们罢了,才多同你说了这么一句。”
“哦,是在下冒昧了。”
“无妨,公子是个知礼数的,不是坏人,小老儿我还是看得出来的。哦。到了。从这里进去就好了。”
老人带着萧齐一行人进了孤儿院。没几个孩子在,只有院子里有几个妇女坐在一起缝衣裳。老人走近看了一眼。
“孩子们的衣裳不是都做完了吗?怎么又在做衣裳。”
“早上小闻先生来的时候,那一身破袄子都不御寒了,挺好看一小伙子,穿的破破烂烂的,倒给村里的孩子全都换了新衣裳。小脸冻得通红,看的人心疼,这不今天刚好五婶子家卖了羊,顺道给扯了匹布,我们就想着赶紧做好了,等小闻先生晚些时候回去的时候就能换上了。”
“你们倒是有心了。”
一旁的萧齐倒是吧这些话听在了耳朵里,心里不由得感叹,世间竟有这般善良的人,做好事做到连自己都不顾了,倒是难得了。
“孔念那孩子不在吗?我看好些个孩子都不在院儿里。”
“天一亮就跟着小闻先生上山采药去了,那几个大孩子玩儿心重,不到晚上肯定是不回来的。临走前还听小闻先生说要去榕树林掏鸟蛋呢。”那个被叫做五婶的老妪说着。
“公子啊。你也听到了。孩子不在,得晚上才回来了。不着急的话您明日再来,我同孔念说好,让他明日在这里等你。”
“无妨,老先生告诉我他们在那采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