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1889远东枭雄> 第二零二章 中国不会站到失败者的一边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零二章 中国不会站到失败者的一边(1 / 2)

中德合作协议签订后,中国1时间安静了下来,除了在事关日本和朝鲜方面的问题不时在国际上嚷嚷两声外,在没有其他的动作。

中国终于向英国所期望的那样安静了下来,让他们专心处理内部问题,1直到1904年之前,整整1年多的时间,中国都没有任何大的外部动作。

唯1能够称得上大动作的事,是中日朝联合指挥部在天津成立,自此中国就有能力直接控制3国的军队实行共同行动。

俄国人对此表示抗议,并声称保留追究中国奴役控制日本朝鲜国民的权力,开始为战争寻找借口,东北亚3国与俄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双方在国际上大吵大闹了好1阵子,日本进1步的扩充6军,准备应对已经增兵到7万人的俄国北海道集团军,海军也购买了6艘中国最新的风级鱼雷驱逐舰。

中国的反应并没有日本那样激烈,虽然嘴仗打个不停,但是水面舰艇扩张并没有加快,也没有新的主力舰下水。

这主要原因是,王启文发现随着合作协议的推进,国内出现了1点不太好的苗头,那就是中国政府以及军队中有1些人在思想上离德国人有些太近了。

这可能是因为自己近期出于对英战略考虑而更加靠近德国的态度让1些人产生了误判,误以为中枢下1步就是与德国结盟。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超过了中俄可能在近期就爆发的战争,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政府中的亲德派就有可能试着让中国拐入深渊,这是王启文绝对不能够允许的。

而英国人对此也有了警惕,很有可能当面提出这个问题,甚至要求中国中枢打压亲德派,这样会让中枢的威望受损,所以,王启文准备先遏制国内的亲德派势头再说。

作为打压亲德派的重要1步,王启文必须与几乎和内阁总理没什么区别的唐绍仪合作,先规定他所处的位置。

不过唐绍仪显然比王启文还要关注国内亲德派的问题,或者说唐绍仪1直在关注国内那些野心家,他发现国内有些人专门从中枢的对外政策上摸索中枢的喜好。

唐绍仪不关心这些人想要以此得到怎样的位置,他只关心这些人会不被干扰国家政策,所以他主动找到王启文来探讨国内的问题。

……………………

“总统先生,中国与德国最主要的区别实际上只有1点,那就是中国的外交是独立的,它只为争取国家利益服务,并在国家战略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1点与英国类似。

而德国的国家战略重点是军事和殖民地的扩张,德国的外交只是为前者服务,这让德国国家战略成为了1场彻头彻尾的灾难。

这导致的严重后果是,德国根本没有外交战略只有失败的外交政策,国家战略就是军事战略,而这样的国家战略在维也纳会议时就被证明是失败的。

德国外交成为对战争和殖民服务的工具,这让德国政府在遇到国际危机时变得越来越具有冒进、威胁性。

这种冒险加威胁的外交首先就体现在1896年的克鲁格电报事件上,德皇威廉向德兰士瓦共和国克鲁格发电报,祝贺他们击退侵略者。

本来此事与德国无直接关系,但德皇想借此给予英国人教训,以表达1种英国离开德国是1种不理性的行为的姿态以此逼迫英国与德国合作。

这样极度不信任这样的冒险行动极大的恶化了两国关系,这1举动非常具有挑战性,他很快感受到了英国的重压。

英国人感觉到德国人巨大的“敌意”和“侮辱”,最后德国不仅没有实现目标,反而引起了英国的怨恨,德皇不得不向英国王发电道歉。

1898-1901年,英德两国进行了3次结盟谈判,英国实际上已经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然而德国却并没有考虑到自己在国力以及影响力方面的弱势,

主动寻找和放大两国关系中的共同点,致使两国战略目标相距太远而难以调解利益,索尔兹伯里也更加的不信任德皇威廉2世。

要知道,英国在此期间经历了与法国的1898年的法绍达危机,1899-1901年的英布战争,美国的战略竞争压力等事件,国力消耗非常巨大。

外加上我国在中日战争,美西战争前后出于拉拢目的而让德国人在远东有1定力量辐射后,英国人其实是有想借助德国的力量平衡法俄,并在远东地区与德国合作的心思。

但德国人却1心关注法俄两国靠近后带给德国的危险,根本不考虑其他的问题,如果和这样的国家靠的太近,中国就相当于是主动靠近了失败。

所以,我希望总统先生能够尽快的遏制国内亲德派的势头,我们需要与德国保持1定的距离,尤其是在政治上,1定要和德国人划清分界线。”

王启文默默听着唐绍仪的分析,心中对于这位外交部长更加的满意了,他完全看透了德国外交的本质,也看到了德国必然失败的结果,

而更重要的是,唐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