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1889远东枭雄> 第二八六章 利益至上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八六章 利益至上(1 / 2)

与中国总统这1次的会面消息在传回英国后也引起了1阵不小的争论,中国人希望英国在蒸汽轮机,舰船制造领域提供1些技术支持。

这在1些英国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事,他们警告说如果英国给中国提供这样的帮助,那么德国人第2天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技术文件副本,中国人不可信。

但是另1些人则不同,外交部门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后认为,中国现在缺钱,与德国的合作完全是围绕钱展开来的,所以只要满足中国对英镑的需求,那么中国将会改变现在的立场。

英国皇家海军也支持这1部分人的看法,他们认为中国的倾向完全看英国政府能开出什么样的价格了。

中国现在倾向于德国,但英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仅次于德国的第2大贸易伙伴,技术上也有互通,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而且在现阶段,中国政府应该十分明白大英帝国不会在远东大打出手,同时中国也没有机会继续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这种情况下双方和平共处是最好的选择。

卡拉汉爵士强调,大英帝国在历次战争中始终有1个优势,那就是他们的海军始终处于内线作战,

即英国的舰队可以通过海路派往世界各地,而对方的舰队则有可能被封锁在封闭的水域之中或者无法自由交流。

比如说拿破仑战争期间,除了法国海军素质的问题之外,舰队被分割在法国西海岸和地中海这两个孤立的海域中,

再加上大英帝国舰队的强势近海封锁,所以让法国舰队始终无法掌握主动,整场战争下来没有对拿破仑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1些变化,敌方舰队依然被封锁在1个个孤立的战场中,但是大英帝国舰队同样也失去了快捷的机动航线,

如果地中海-红海的航线的丧失,让大英帝国舰队和船队到达印度洋的成本大增,英国失去的不仅仅是效率和时间,同时还失去了对战局的控制!

1旦英国事先布置在南亚和东南亚的舰队受到重创的话,在相当长的1段时间内,印度洋的航线很有可能彻底瘫痪掉。

所以在战时,英国需要进1步提高护航力量以及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只有这样英国才能应对地中海和印度洋的局面。

同时卡拉汉爵士警告说,如果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的提议,让德国人顺利的借用中国造船厂进1步武装自己和盟国,那么就必须给英国皇家海军更多的预算,开建更多的主力舰。

这几乎是在逼迫英国政府做出选择,阿斯奎斯首相立即召集智囊来解决此事,其中相当1部分人认为中国的条件可以接受。

因位英国财政压力现在确实很大,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进步飞快,英国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保持优势,如果放任中国进1步支持德国,那么就会变成英国造船厂对抗德中两国的造船厂。

虽然英国在产能上保持优势,但是地理上无法保持优势,如果战时中国继续以自由贸易为由对德国在印度洋上的舰队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强,对英国都是1记重创。

不过同时他们也认为英国的财政压力已经够大的了,所以他们不会让英国海军如愿,根据最后的商议,

智囊团认为英国没有强有力的办法让中国放弃对利益的追求,那么就只好使用商业上的手段让中国的造舰产能无法被德国利用。

同意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中国造船厂下达订单,挤压德国以及其他同盟国的订单,但这笔钱英国政府不会出,而是由这些自治领分担。

英国人在进行争论,中国中枢也对帮助英国造舰有1些争论,1些人认为这是1种背叛,在中德关系密切的时候帮助德国的潜在敌人,是不符合道义的行动。

但是这种言论却被王启文以及注重利益的官员嗤之以鼻,财政部以及工业部诸多部门都坚持认为中国是不结盟国家,在没有任何条约约束的情况下中国必须以追求利益为受邀目标。

这掀起了1场骂战,1名财政部的官员王永江讥讽这些老思想的人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老古董,不适合现在的环境。

王永江认为国家基础建设和战舰建造都是能够有效拉动国民经济促进就业的手段,在促进就业上像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固然稳占头筹,但论提高国家工业水平,大型战舰的效果最为明显,

以中国目前的状况,绝大多数人口还捆绑在土地上,工业人口就业压力并不大,甚至还需要国家采取多重行政手段将农业人口从土地上松绑转化成工业人口。

在这种大前提下,中枢政府自然会将资本投入到能够有效拉动工业品的战舰建造上来,以达到提高国防实力、国家工业水平和消耗工业产品的目的。

中国的钢铁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几大钢铁厂再建或扩建已经可以满足中国对钢铁的需要,而机械加工、蒸汽轮机制造、高端化工产品无1不是和海军有着明确的供求关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