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1889远东枭雄> 第六一一章 新的机会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一一章 新的机会(1 / 2)

1936年初的德国总理府异常忙碌,希特勒已经多次同外交部长诺伊拉特,国防部长贝洛姆贝格几人开会讨论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以及莱茵兰军事化的问题。

希特勒对于外交部没有提前发现中苏有联系这1点十分不满,他认为德国的外交系统和情报系统都有些太过于迟钝了。

在会议上希特勒对诺伊拉特叫嚷道“您应该重新考虑驻华大使的人选,这件事上已经证明陶德曼大使失去了外交官的直觉,这让德国的利益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

在希特勒心中勾勒的完美计划中,中国是德国最佳的盟友选项,中国强大的6军以及关键的地理位置可以保证德国在向东拓展生存空间时有效分担苏俄的军事压力。

但是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让希特勒发现中国根本无心往北方发展,更让他愤怒的是情报系统和外交系统都没有发现中苏的小动作。

而诺伊拉特确认为这对德国来说并不是1个坏消息,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最紧张的就是英法等国,

他们现在不仅要担心自己在东南亚的殖民地,更要担心没有中国牵制的苏俄会调集全力来对欧洲进行开拓。

相比起中国,苏俄的威胁要更严重,因为在英国为首的国家心中苏俄是个生死大敌,他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西方社会的根基,中国是只要他们的殖民地,而苏俄是要他们的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将不得不更加依赖德国,以此保证有人能够在苏俄将战火燃向西欧时有人能站出来挡在他们面前。

德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来让英国同意德国1些新的要求,比如同意德国拥有航空巡洋舰或者收回莱茵兰。

特别是后者,这是德国政府最近1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德国重新崛起必须要迈出的第1步。

至于更换驻华大使诺伊拉特根本不打算执行,陶德曼这些年在中国干的很不错,保证了中德关系的稳定,同时他也是德国政府中的亚洲问题专家,与中国政府的高层也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现在外交部没有任能代替他的位置。

等到希特勒消气之后,诺伊拉特马上转移话题,着重谈论起莱茵兰军事化的问题,希特勒明显也只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没有再提驻华大使的“工作失误”问题。

这次会议与之前的会议1样持续了很长时间,与会人员都被要求严格保密,避免莱茵兰的相关计划泄露出去,为此德国情报系统还制定了新的保密措施。

但是德国总理府内频繁举行的高层会议还是让不少人感兴趣,偃师就是其中之1,在之前偃师曾经试图了解1些消息,但是德国人表现的很谨慎,他也不能从国防部内部了解情报。

德国人越是频繁举行会议,保密措施越是严格,偃师就越是好奇,为了得到消息,他决定还是进行迂回行动,看看能不能从戈林等人的口中得知1些消息。

同时偃师还请求国内动用在德国国防部等部门的鼹鼠,1旦他这里收集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国内还能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信息。

偃师的情报也引起了总参谋部的注意,德国高层频繁举行会议肯定是在谋划什么大事情,作为中国最关注的欧洲国家之1,德国的动向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战略。

在总参谋部的要求下,军情局和内务部对中苏接触以来的保密措施进行了重新的排查,并问询了1些有疑点的人员,最终情报部门向总参谋部保证,这1过程中绝对没有泄露任何消息。

至于苏俄那边,军情局并不能百分百确定不会泄露消息,但是田宇恒认为苏俄的情报机关非常专业,消息泄露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样1来,总参谋部就可以大概确定德国会议的主题就不是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了,而是和欧洲局势有关,最有可能的就是莱茵兰问题。

蓝天蔚为此往总统府打了1份报告,希望能够激活1些欧洲和北美的秘密情报人员,尽量探听相关的消息,判断德国在莱茵兰方向行动的较准确时间以及英法美3国的态度

同时总参谋部内部也开始对德国动向进行判断,总参谋部不光判断德国在莱茵兰行动的具体时间还要对德国其他可能展开的行动进行判断,而王启文也将外交部长顾维钧叫去了总统府。

莱茵兰的相关问题主要是由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条约规定在莱茵河以西的所有德国领土,以及在莱茵河以东宽5十公里的地带,要实行非军事化——拆除工事,并不得被用来进行演习或动员。

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也重申了这1规定,这1条款对法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法国虽为1战的胜利国,但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安全问题,

通过此条款可以使法国轻易打入德国的主要工业地区,而不会遭到重大的抵抗,并且如果德国发动进攻,法国就可以迅速进入莱茵兰,对德国可以产生强大的威慑作用。

对德国来说,莱茵兰的规定使德国无法进攻法国和莱茵河下游诸国,由于德国西部边界几乎不设防从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