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历史军事>1889远东枭雄> 第675章 控制力最重要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5章 控制力最重要(1 / 2)

苏俄心里非常希望中国表明对德国的态度或者尽快对英作战以转移注意力,但是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事实上中国政府的战略从一开始就不是击败英国,而是如何如果尽快填补英国败退后留下的势力空缺,接手他们的遗产。

因为以亚约目前的实力将英国驱赶出亚洲不是什么难事,中国领导的亚约与足够的军事实力将这个帝国赶出去,特别是在欧洲也有一大堆麻烦的时候。

但是盯着亚洲这块肥肉的可不止中国一家,中国有着一个强大的竞争者,中国必须要想办法将竞争者挡在外面。

而英国在亚洲的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中,东南亚和南亚中国政府并不担心,这里距离中国足够近,中国的影响力也足够,将这里从英国手中夺走后,只要政策上不出什么大问题在配合着强大的国力,就算美国联合西欧也抢不走。

难的是如何快速的吞下中东,以及保证中东这块“流淌着蜂蜜和牛奶”的土地不会变质,免得吞进肚子后让中国闹肚子是一个困难的任务。

中东地区现在鱼龙混杂,黄沙漫天的中东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在石油成为不可替代的工业血液后,谁能控制地底下埋藏的石油谁就能掌握世界的能源命脉,

也正因此现在盯上中东的不止中国一个,德国、美国甚至阿拉伯人都盯着这里的能源,中国必须要赶在美国这些外来户动手前控制住这里。

为此中国需要和德国进行合作,在打击英国人的同时大量的扶持亲中派,确保中国在当地有“传统的合作伙伴”阻止美国。

而除了美国外,中国还要应对当地的民族势力,因为中国企图摧毁旧有的殖民秩序就必定会带来民族觉醒,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曾经建立了数个辉煌的帝国,他们占据世界岛中心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间长到英国人用尽各种办法摧毁当地的民族自信也没让阿拉伯人完全忘记那辉煌的过去。

相比起东南亚那些已经习惯了当狗的民族,阿拉伯人在精神上依然有着“主人”的意识,他们坚信自己能复兴,一个民族想要重新站在世界之巅的必备因素—尊严,阿拉伯人一直都有,尽管他们的尊严已经褪色不少。

这就导致中国即便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控制中东,阿拉伯人也会不满,他们会一直尝试着摆脱其他强国的控制,中国不能够得到一个稳定的原材量供应地。

所以在王启文制定的计划中,德国是中东地区的开路先锋,他们冲锋在前尽可能的破坏英国人在当地的统治,然后在这块名为中东的沙滩上建起一座座沙堡,而中国则跟在他们背后在安全的环境中扶持自己的势力。

等到中英开战,亚约的坦克冲进中东之后,当地将会更快的团结在亚洲的旗帜下,而那些所谓的亲德派也会意识到谁的承诺更有分量,而大战开始后面对残酷的战争,德国肯定会主动将他们扶持起来的亲德派交给中国换取援助,

之后中国将会借鉴美国的中东政策来控制整个中东,这是因为在历史上,所有控制中东的帝国中就属美国控制中东的政策最有效,

大战结束后,随着阿拉伯各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各国的经济力量和国力都在迅速发展,再加上当时的泛伊斯兰思想的泛滥,当时的阿拉伯国家非常的团结,而且也有一定的力量。

而这是美国不乐意看见的,所以他们选择扶持伊朗和以色列从两翼钳制中东,并利用这两个国家分裂消耗中东。

如果历史不出意外的话,在这个位面泛伊斯兰主义依然会出现,这是国家实力上升和民族主义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掌控了全球大部分石油储量的国家集团出现对于各大强国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为了对付这种情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信心爆棚的阿拉伯国家在事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而事实也证明中东国家虽然有钱了,但是打仗确实不在行,历史上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和阿拉伯国家打了五次,除了第四次战争算是平手,其它四次都是阿拉伯国家输的一败涂地,第五次更是直接打到了贝鲁特,从此整个联盟彻底崩溃,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的盛况,而阿拉伯国家也都开始抱美国大腿。

泛伊斯兰思想也在一次次战败中灰飞烟灭,实际上在第四中东战争结束后,作为曾经阿拉伯国家领头羊的埃及在收复失地后与以色列冰释前嫌就是阿拉伯世界解体的重要标志,

而随着这块基石被撬动,曾经团结一致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开始被各国的本位主义所取代,而到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阿拉伯国家一起挥动石油武器可以看成泛伊斯兰主义最后的余辉。

不过虽然美国的中东政策总体上十分成功,但是还是出了一个大漏洞,那就是被阿拉伯各国视为伊斯兰异端的巴列维王朝垮台了,这让美国在中东的双锚政策出现空缺,伊朗从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盟友变成了最大的敌人之一。

而直到21世纪,伊朗政府依然和美国在诸多问题上对着干,所以中国在学习美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