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现在很忙,眼瞅国际局势近期很可能要发生巨变,各部门肩头的担子一下沉重很多,军费开支、物资囤积、军队扩编等等,都需要立刻动手尽早展开,国防部那边更是一天三个电话打给财政,工业等部门,时时掌握各项储备情况。
但最糟糕的是由于国家目前还没进入紧急状态,就需要他在经济建设和军备上尽可能保持平衡,不能伤害经济的根本。
既要扩军备战,还不能太过伤害国民经济,这就需要极为小心的对经济一点点微调,逐步引导其向战时经济过渡。
国际局势带来的紧张氛围也不可避免的渗透到了个方面,许多老人在时隔几十年后再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而各处机关部门逐渐加强的安保措施,街头巷尾增多的军车,总能引来国民们的猜测和联想。
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是不希望战争影响生活的,在长期安定的环境下实施的各种改革和发展措施让国家步入了成熟稳定的收获期,无论是谁都想将这个期限无限延长,最好永远不要终结。
所以多数人对于报纸,电视以及电台上越来越密集的反殖民宣传持旁观心态,他们最多是对那些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下的人感到同情,
这让一些东南亚的反殖民主义者感到很悲观,他们乞求中国能够帮助他们的祖国得到独立与自由的文章和采访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反应,看起来中国在短期内能做的也仅限于扶持一些游击队。
但实际上亚约全面的军备早已开始,巨额军事订单和所需的天文储备已经开始影响国民经济体系,在天文数字般的采购合同下,是制造业和经济增长的迅猛爆发。
所有参与的军工企业和制造大亨们,都拼了命的扩大产能,搭载了美国粮食的巨轮挤满港口,兰芳的石油,棕榈油,东印度群岛的镍,朝鲜的铅,锌,煤,中国的钨,猪鬃,总之所有和战争相关的物资都大量的运往工厂,亚约所有的钢铁厂和油田更是得到了保证全额采购的增产通知。
一架架崭新的战斗机走下流水线,新型的坦克在测试场地上狂奔,数不清的大炮被戴上护套运往仓库,造船厂内的船渠上一个个令人生畏的庞大怪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而在扩军备战的紧张气氛之下,也并不是所有亚约国家的公民都像中国公民这样“冷静”,比如朝鲜,他们全国上下对于战争看起来就期待已久。
这可以理解,朝鲜在战争胜利后一直想着如何增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他们也不希望成为一个只能够大量出口矿产资源的国家,他们想给自己的工业品找个更大的市场。
所以在亚约各国中就属他们的口号喊得最凶,每一次的亚约召开的全会上朝鲜人总是要提亚洲地位问题,而菲律宾,暹罗以及荷属殖民地摆脱殖民后,朝鲜也如愿得到了更大的市场。
尝到甜头后,朝鲜的议员开始在非官方场合越来越密集的表示要关注“亚洲其他地区民族的生存权利”极端的人甚至表示英法等国“必须”给予殖民地完全的独立,并为他们上百年来在亚洲的残酷统治道歉以及赔偿,如果拒绝亚洲将会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追究他们的责任。
这样的言论让英国和朝鲜的关系一度紧张,朝鲜和英国还互相驱逐了外交人员,英国宣布对朝鲜的主要公司进行制裁,对朝鲜商品收取报复性关税,英国控制下的国联也对朝鲜陆海军的一些人员发出了逮捕令。
因为这些人“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参与了缅甸,印度等地的叛乱中,他们支持当地的叛乱分子,致使上百名无辜的英国及其他欧洲各国公民遇难”
而英朝关系的破裂让德国趁虚而入,德国在中国屡次碰壁后便转变策略,开始拉拢其余亚约国家,他们以“亚洲国家的老朋友”这一身份开始在各处积极活动。
英国人曾经希望中国政府能够负起责任制止“疯狂的朝鲜人”让他们不要和德国人走的太近,修补已经破裂的英朝关系。
但是中国政府以朝鲜是个独立国家为由拒绝了,中国驻英大使告诉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现在不是1910年,中国不会干扰一个主权国家的外交政策。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1910年中国宣布结束对朝鲜的“监督”撤走了在朝鲜的监督人员,“因为他们已经事实上成为了一个文明国家”这在当时为中国带来了一个好的名声,
中国告诉了其他国家,世界上并不是所有强国都是肮脏的殖民国,而朝鲜得到的待遇也表明跟在中国身边“忠诚和正直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当然英国对此说法嗤之以鼻,他们一直坚信中国人都是“骗子”,所谓独立所谓自由不过是欺骗世界的外衣,但是中国的不合作也让他们无可奈何,在中国的庇护下英国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给这个不自量力的小国一个深刻的教训。
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在亚洲的行动让英国人想到了上次大战前德国的外交活动,中国虽然拒很是坚定的拒绝了德国之前所有的拉拢,坚持正义不和德国结盟,对英国的态度也没有那么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