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游戏竞技>走进不科学> 第五百八十八章 简单埋个伏笔(万字求月票)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八十八章 简单埋个伏笔(万字求月票)(2 / 6)

好的结果,则被称为陈氏定理。

没错。

这部分成果就是陈景润证明出来的——至于它的意义很早以前提及过,此处就不多赘述了。

也就是说陈景润并没有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但陈景润的推导是目前公认的、最接近强哥德巴赫猜想的结果。

与此同时。

陈的这个定理还把三角和估值这条路堵死了,同样的思路无法解决1+1。

这个问题也是后世民科闹腾的最欢的领域之一,后世徐云写小说的时候甚至还有人自称证明了1+1的部分,希望徐云能把计算过程给递交上去。

当时出于好奇,徐云还问了一下推导过程。

然后那位‘大神’便说了一大堆【我这有证据你别想把我成果偷去发】的警告,完事后传来了一张标准A4纸的照片:

上头大概有一半篇幅是推导过程。

没错。

证明1+1的推导过程,只用了半张A4纸的页面.....

这大概是徐云那时候见到的比炒粉加鸡精更炸裂的消息了。

倘若哥德巴赫或者欧拉在天有灵,估摸着能直接给你气复活过来。

总而言之。

华罗庚和陈景润这对师徒,应该是国内目前最顶尖的一代数学传承者了。

当然了。

剩下的一位冯康也极其牛皮。

例如在后世的数学界,你经常会看到一个问题——陈省身和华罗庚谁的能力强?

但实际上。

如果在计算数学领域讨论这个问题。

那么有能力对标陈省身的不应该是华罗庚,而应该是冯康。

冯康是华夏计算数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计算中心创始人。

他的研究“哈密尔系统的辛几何算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近代数学史上的计算能力数一数二。

后世很多人在大学阶段上吊的“高树”,其中很多教桉便是出自冯康之手。

总而言之。

华罗庚也好,陈景润与冯康也罢。

这些大老无一不是徐云需要仰视的顶尖学者,如今他们和于敏居然要成为自己的助理?

这特么不就等于四个S赛FMVP在给自己玩四保一么?

更重要的是......

于敏擅长的是微分方程。

陈景润熟悉的是常数估计研究。

华罗庚目前主攻的是应用数学。

冯康精通的是计算数学......

这四个方向,恰好和徐云之前想到的那件事是一样的!

当然了。

那件事的复杂程度远超徐云目前所整过的一切活,哪怕如今多了四位顶尖的数学大老依旧有些不够。

例如那个问题就很难解决....对吧?

但无论如何。

有了这四位大老帮忙,徐云此前的一些想法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硬要说的话。

此时徐云对于那件事的把握顶多是10%,但现在已经提高了16.879%。

而就在徐云思索之际。

他对面的李觉又开口说道:

“小韩,华罗庚教授和陈景润同志如今都是华夏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另外华教授还是中科大的副校长兼系主任。”

“冯康同志则主攻计算数学,之前气象多普勒雷达信息数据的分析,有部分任务就是冯康同志完成的。”

“这三位同志加上咱们基地的大于,应该够解决大部分数学上的问题了。”

“所以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尽管提,几位同志都是经过审查的精英,觉悟方面你不用有任何担心。”

听闻此言。

徐云便也只能摆出一副初次见面的表情,主动伸出了手:

“几位同志,你们好,我是韩立——大家都是我的长辈,叫我小韩就行了。”

华罗庚的岁数在众人中最大,隐隐有些领头的架势,见状便主动把徐云从地上扶了起来:

“韩立同志....哦不,应该叫你...小韩,对吧?”

“小韩,咱们称谓上可以随意,比如你可以叫我老华,叫冯康老冯,不过咱们工作上还是要分出主次的。”

“接下来有什么要我们帮忙的你尽管开口,在工作上你可是我们的领导哟,千万不用顾忌所谓的尊卑——大家都是同志嘛。”

一旁的冯康和大于等人也点了点头。

这年头大多数人的思想都很纯粹,只要你有本事,年纪压根不是啥大问题。

例如后来于敏的团队中有好几位五六十岁的老专家,但大家依旧听着于敏的指挥。

眼见众人如此配合,徐云紧张的心绪也总算放松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