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日一早,凌月提着自己的包坐上了回京城的车。
与此同时,日报收到故宫委托,对解放一号的成功发射大肆报道。
国内没有电视,但是不妨碍消息的传播。
就如同东北的一个小村子内,中科院下放的科学家龙三深坐在牛车上不停抖着身子,一个劲的催促牛车快些。
一个小时的山间小路被两人仅仅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牛车还未停稳,龙三深直接从上面跳下来,摔在地上,不顾腿上的伤往大队跑去。
“村长,张勇,大消息,大消息。”
张勇与他,两人都是中科院的研究员,同时下放到这个村子里建设农村的人。
“什么事啊,慌慌张张的。”
现在还没到农忙的时候,一些老人妇女坐在大坝上或是聊天,或是做手工活。
张勇他们住在村里面一间没人住的破旧房子里,现在听到声音也出来看看。
“我们,我们的卫星,上天了。”
端着水的碗“啪叽”一下掉在地上,张勇一个箭步冲了过来。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问道:“你说什么?”
“卫星,卫星,”龙三深颤抖着手指着报纸上的图片:“你快看,你快看看。”
张勇一把将报纸扯过来,头版头条上赫然写着——龙国第一架人造卫星‘解放一号’成功发射。
仅仅十七个字被张勇反反复复的摩擦,不多时,报纸上滴落几滴水滴。
“别弄湿了。”龙三深将报纸抢过来,抱在怀中,擦了擦。
“我,我太激动了,我们终于有自己的东西了。”
“是,是,终于有了,终于有了,”龙三深哽咽道:“走,我们给村长看看。”
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或哭或笑,表情不一,但是无一不是激动的。
这些知识分子原本在劳苦的劳动中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但是从这篇报道上,竟然促使他们继续学习。
乡下没有纸,那就在黄土地上画,他们都知道,有些知识不用,就会忘到后脑勺去,只有不停的复习,才能一遍遍的巩固。
当天晚上,知青蹲在地上,互相考察,现在多学学,以后国家总会用上的,这次不是他们,下次,下下次总会让他们有用武之地。
这样的情况不止一个地方,基本所有的知识分子看到这篇报道,都迸发出无限的潜力。
第一次日报的销量成为经济之首,不识字的人也能看得懂图,他们将报纸上的图片整整齐齐的剪下来,郑重贴在墙上。
火车上,坐了一天汽车,刚刚上火车的钱子林坐在凌月对面,笑道:“你看,我们大儿子都上报纸了。”
相对于钱子林的兴奋,凌月则显得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一般,无力的点点头。
钱子林将报纸收起来:“你这也不行啊,以后要经常到处跑,你这身体,回去后好好锻炼锻炼。”
“到时候再说吧,晕车跟体质没多大的关系。”
凌月本就在生活上懒散,若不是喜欢科研,她也不会这么跑。
等将核武器造出来,她非要抽个时间将客机弄一下,不然这身体真扛不住。
“听说,你要在邓禾的项目上插一脚?”
凌月一听,转头过来,疑惑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她记得自己除了昨天与翔中说了两句,便再也没对别人提起啊,钱子林这线报已经这么发达了?
在凌月一双大眼睛扑闪闪的盯着,钱子林不好意思的笑笑:“昨天我本来怕你接电话不自在,过来找你来着,结果在门口听了两句。”
凌月:......她总共就说了两句。
“钱伯伯想说什么,直言就是。”
她可不认为钱子林会没有任何的目的提起这件事。
也幸好这包厢中六个位置都是他们自己人。
除了刚来时的四人,还有基地两个老头。
这些专家除了需要跟踪卫星导向的几位,其余人也都需要陆陆续续的回去。
因此他们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谈及此事。
钱子林给凌月倒了一杯水,笑道:“你看我这物理力学能用不?”
凌月明白了,钱子林也想横插一杠子。
看看上铺也盯着自己的俩专家。
凌月:......
钱子林的专业倒是合胃口,但是上铺这两人,很不巧,是研究光能的,用不上。
不过钱子林这样子,她心中好笑,若没有钱子林,以她社恐的性格,还真不一定能快速的开展工作。
不过往常看着钱子林一直显得非常正经,凌月也起了贪玩的心思。
只见她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跟随眼皮的跳动。
“不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