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大豪门望族商量的结果,就是争先恐后涌向宋隐府邸。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从宋隐这里探听到考核的有关事宜。
不过,他们更想知道考核有没有走后门的可能性。
了解清楚后,才能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支持的皇子藩王通过考核。
这件事情,对百姓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达官贵族和皇子藩王却心急如焚。
他们都想知道考核内容。
唯有提前把握先机,才有过关的把握。
……
燕王府。
相较于许多皇子藩王府䣌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燕王府显得相当冷清。
燕王府后院,燕王朱棣替僧人姚广孝布置了一间禅房。
朱棣去了封地凤阳后,结交了一个奇能异士姚广孝。
姚广孝知识渊博,很看好朱棣的潜力,于是暗中留在朱棣身边辅佐他。
禅房内,朱棣将朱元璋的决定及外面各种消息说给姚广孝听。
尤其是藩王制度改革后,藩王有望成就更广阔的天地。
姚广孝闻言,激动得站了起来,“殿下,此话当真?”
“皇上真的给藩王放权吗?”
姚广孝眼睛一亮,兴奋地不停询问。
朱棣点头,“确认无误,毕竟是父皇在朝堂上亲自颁布的新政,君无戏言。”
“现在各皇子
藩王和豪门望族都四处活动,打探考核内容。”
朱棣对姚广孝非常信任,这些年来都亏了他替自己出谋划策。
两人既像藩王与门客,又像朋友。
而朱棣对宋隐更多的则是敬佩,早早就拜了宋隐为师。
“想不到皇上如此英明。”
姚广孝快速敛起眸底的惊喜,多了一抹对朱元璋的敬佩。
打从刘伯温身故,他就盯牢朝廷的一举一动。
朱元璋无比强势,他知道如果大明皇帝还是朱元璋,就绝对没能推翻皇权的机会。
只是他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会做出这么骇人听闻的决定。
“这份胸襟,古往今来,无人能比。”
“殿下可知,藩王制度是谁想出来的?”
姚广孝更好奇是谁的主意。
毕竟这个制度,见解太过独到,姚广孝甚至觉得这个朝代不应该有人能想得出来这种高招才对。
闻言,朱棣唇角微微上扬,发自内心地钦佩,“此事是本王的宋师向父皇提议的,唯有宋师才做得出来如此惊人之举。”
见朱棣脸上满是崇拜之色,姚广孝不禁好奇宋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事实上,他不是今日才听到宋隐的名字。
在这之前,他就多次从朱棣嘴里听到宋隐的各种惊人事迹。
这些
年,他也将大明的发展看在眼里,也听说了许多功绩都来自宋隐。
只是令他觉得惊讶的是,怎么之前没听说过有这般高人。
这个宋隐,就好像是横空出世一般。
姚广孝虽然深居简出,却时刻留意着大明的奇人异士。
可是却没有听闻过宋隐这号人物。
尤其是短短几年时间,宋隐就从一个小小县令做到正一品。
至于那些惊人的功绩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此人绝非池中物,跟此人相比,贫僧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了。”
姚广孝深深地叹了口气。
见状,朱棣连忙安慰。
“大师和宋师各有所长,何况宋师不喜欢争权夺利,所以藩王考核一事,大师觉得如何是好?”
姚广孝听到此事时,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
朱棣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这些年来封地发展也不错。
只是可惜了在朱棣上头,还有一个那么出色的太子朱标。
现在不同了,藩王制度改革,也就意味着所有藩王都有称帝的机会。
越过大明直接称帝,这诱惑太大。
甚至不需要亲兄弟斗得头破血流,泯灭手足之情,被后人诟病。
“殿下,皇上对藩王制度进行改革,说明皇上也是鼓励藩王发展壮大,更鼓励藩王实力
强盛后打出国门,到国外去打造自己的王国,自己称帝。”
自己称帝!
朱棣听了这话无比激动。
哪个皇子不想称帝?
只是在这之前,这种念头想想就好,根本不敢流露出来。
现在不一样了。
他不用觊觎大明皇位,只要自己实力够强,就有称帝的可能。
得知此事,说不激动是假的。
“殿下,贫僧觉得,殿下必须尽快拜访宋大人,询问具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