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万人。
十五岁到六十岁,大概有两百六十八万,北平是迁移大省,男丁高达一百四十七万。
青壮比率要高些,但是考虑各地在册情况,导出的平均占比来推算,成为北平模式分配资源的公式算法。
调研司各项数据的报表,摆满了整个屋子,工作人员们各自忙碌自己的工作。
“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定为一钱六分六厘每石,这个价格太伤民了。”
“政策制定如此,必须实施下去。”
“铁道口吸收人口计划算出来没有?”
“算出来了。”
“验算通过了吗?”
“还没有结果。”
“去催一催,世子府等着报告呢。”
一钱六分六厘每石粮食的收购价,整个北平没有粮商,并且各地夏收后正在取缔粮行。
圣人有易储之心的士气,再如何高兴也会平息下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忙碌。
“洪武二十六年的全国统计,户部、布政使司,民户人口六千余万;五军都督府、都司、行都司,军户人口一千三百万。”
调研司的规模越来越大,成立的项目组也越来越多,开始研究起大明的人口。
军民人口合计七千余万。
这七千余万,原则性来说这次人口统计具有普查性质,但是女性小口是忽略的。
乡里统计也只统计纳税主户,是不统计被代管人口的。
也就是明初的户一开始都是集体户大户制,这户历朝历代户口与今日的户都不一样。
再加上明代税收是定额税。
洪武二十八年税收达三千二百万石,这个税收,朱元璋很满意,够朝廷和地方衙门开支了。
于是朱元璋规定税收总额,永远都按照这个总额收。
宣德时期又把全国税收定额减免到两千七百万石,实际宣德到天启之前差不多两百多年税,收也一直在两千六百万石多一点。
也就是无论人口增加多少,耕地新开垦出来多少,总税额一直都是两千六百多万石。
人多了,耕地多了,大家平摊下来就少交点,也是明朝户籍统计一直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山西,陕西,加上各地行都司,以及辽东,大宁,山东,河南等地,合计军户户数一百万余户。”
在洪武三十年入秋。
北平的民间出现了抱怨。
“凭什么不让卖粮食。”
“私自采买粮食是违法的。”
粮食的收购价在一钱六分六厘每石,而粮点的市场售卖价为五钱每石。
粮商虽然取消了,但是不少百姓私自入城贩卖自家的粮食,受到地方差员的刁难。
在北平化工业发展的
进城私卖粮食的百姓,发生了数次的反抗。
许多人无法理解。
“好好的日子,好好的过下去不好么,天天出幺蛾子,还让不让我们过了。”
一名汉子大骂。
“你骂,我管不着,但是你要敢卖粮,就别怪我抓你去坐牢。”差员威胁道。
汉子委屈的哭了起来。
“我们一家才七亩地,真要是按照粮食收购价,我们一家吃什么,喝什么。”
周围围观了许多的百姓,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伱这话说的,往年你家还不是这个收入,以前为什么能过?现在就不能过了?”
“现在什么没有涨价?为何就粮食不涨价?”
“不涨价的多了去了,好多反而降价了,玻璃是不是没有涨价?镜子是不是没有涨价?煤和铁还跌价了,粮食同样要保持平价。”
“凭什么?”
“这是市场价格规定。”
“以前你家能过下去,如今也可以过下去,只不过别人家收入高了,能买更多的商品,你家却买不上,所以就变穷了,觉得过不下去。”
公差到底是公差,接收的信息多,三言两语说的汉子回答不上来。
但是汉子就是觉得不公平。
“你这差人说话倒是利落,但北平小王爷不是说,发展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获得红利吗?”
一名中年读书人出来,笑呵呵的问道。
“你是谁?”
差人警惕的问道。
现在来北平的人多,看着眼前的人气度不凡,差人不敢乱说话。
“我是谁并不重要,北平的报纸不是说过吗,只要在一个立场下,什么事都可以辩论。”
“他。”读书人指了指刚才的汉子,又指了指周围的百姓,“他们是不是北平的百姓,是不是和北平一个立场,那么可不可以问上一问?”
“道理不辨不明,你如果说不出个三五六来,可就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