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417章 方孝孺定应天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7章 方孝孺定应天(2 / 3)

早前的舆论为之一清,仿佛立刻安静了,没有了储君动摇的言论,仿佛稳定了一样。

“不论是否真假,舆论上形成统一,这也是一种手段。”方孝孺见到了皇太孙朱允炆。

当着朱允炆的面,方孝孺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详细的教之。

朱允炆满面泪痕,亲自起身抓起方孝孺的双手。

“幸有方师傅。”

“皇太孙安心,储君不可动,这是保障我大明万世根基稳固的国本,圣人眼光长远,更不会轻易动摇的。”

“北平改革的越厉害,反对的人就越多,当反对的人多了,圣人如何会不受影响。”

“当下,我们要把那些人联络起来,并且坚定天下读书人的心,如此下来,北边地方上才有底气抗拒燕世子。”

“我也会派人去北方,到了需要的时候,我更会亲自去山东,河南各地。”

方孝孺。

民间名气极大,连姚广孝都受到影响,最后称方孝孺为读书种子。

写下了各种文章。

讽刺利用鬼神蒙骗百姓倾家荡产的巫人。

讽刺社会风气浮夸。

各种对社会现象的文章,如果不考虑立场,倒也有些道理,不然也无法获得民间的认可。

“北平敌视民户,侵夺民户的田地,改动卫所制,引发了底层的不满,都是动摇国家根基的事情。”

“更有罢府学,州学,县学,控制学校,禁锢思想,防民如防盗,岂是文明之幸?”

“是不是以后还要取消科举,断绝底层百姓读书向上的通道。”

方孝孺一篇一篇的文章在京城广为流传,大批特批北平的动作,获得了大量势力的认可和支持。

短短的时日内,京城的舆论扫之一空,再也没了圣人有易储之心的言论。

也没有官员继续上疏此事,形成了默契。

圣人之前说了自己没有易储之心,那么天下人就应该相信圣人没有易储之心。

除非圣人失信于天下人,天下人更不应该怀疑圣人。

圣人没有易储之心。

京城是天下中枢,京城的舆论,传播去各地,各地也不再说圣人有易储之心。

特别是伴随方孝孺对北平批判的文章。

侵夺大户土地,侵害卫所武官利益等等,都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与抗拒,更有不少人们开始警惕。

“哈哈哈。”

“幸亏希直来了呀。”

黄子澄高兴的说道,前段时日的颓废一扫而空,满脸斗志激昂。

“可是皇爷爷会不会生气。”

朱允炆担忧的说道。

皇太孙的忧虑,让众人安静了下来。

朱元璋是避不开的。

方孝孺叹了一声,“圣人是明君,可圣人终归到了古稀之年,传闻圣人身体不太好。”

朱允炆掩面而去,留下了众人在值房。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

一行人离开了文华殿,出了皇城。

“圣人的身体到底如何?”

方孝孺直言问道。

京城最大的问题,就是圣人的态度,方孝孺知道自己手段的阻力在哪里。

只要圣人不出手,他就不怕北平。

“开春后,我和太医有过接触,对方悄悄告诉我,可能就这一两年了。”

听到想要的答案,方孝孺松了口气。

“接下来,绝对不能给燕世子消化北方诸省的机会,我们还是有优势的。”

“北方诸省,无论是省府还是地方,我们都要发动起来,不让这些地方被燕世子消化。”

“圣旨说的很清楚,燕世子只是主动军事改革,而不是由他控制各地。”

皇城。

北平的奏疏。

“炽儿希望获得南京的漆树。”

朱棣无法擅自决定,于是请示朱元璋。

“这漆树是咱种起来的,几十年来刚刚可以使用了,就已经被人惦记上。”

朱元璋好笑道。

“父皇深谋远虑,在这件事上的布局,令人敬佩不已,管中窥豹,可知父皇的英明神武。”

朱棣真心说道。

父皇有发展造船业的规划,为此布局了几十年,提起在南京种下大量的漆树。

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京城成活的大量漆数,保证了造船业的需求。

“给他吧。”

“不过对于京城民间的舆论,老四怎么看呀?”

朱元璋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不杀人的结果。

不杀人。

别人自然要拼尽全力的反抗,带来的就是无边无际的争议和对抗,什么事情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