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都是他的,如今却被乱七八糟的商行还有什么不知所以的组织抢走了。
看了学校,朱元璋经过了衙门。
“这就过分了吧。”
朱元璋无语的指着衙门口外的摊子,同样是胆大的组织在衙门口“抢夺”人才。
在学校抢夺的是学生们,在衙门口抢夺的吏员。
在他们的眼里,哪怕是吏员也是人才。
衙门口不但没人阻止,竟然还真的有吏员出来询问,双方笑的合不拢嘴,看得远处的朱元璋脸黑。
他的确对官吏们苛刻,可他又不是不知道官吏的重要性。
这是挖他的墙角啊。
一上午的好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掉了。
朱元璋气愤的乘坐火车返回了京城。
朱棣和朱高炽莫名其妙。
谁惹老爷子生气了。
两父子摸不着头脑,也不敢乱说话,只能陪着笑脸,经过李道信的解释,两父子才恍然大悟。
“总不能限制别人啊。”朱高炽好笑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事物的本质。”
“什么时候,衙门还不如工厂了?”
“人们的选择,人们希望去哪里,哪里就高。”
朱高炽安抚道:“其实加入民间商行的并不多,主要流入的还是中华重工体系以及各组织,不过一直得不到改善的话,恐怕连商行都能吸引不少人走。”
“难道你也认为咱给官员的俸禄太低了?”朱元璋不满的说道。
“不低。”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靠俸禄养活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需要养仆人。
衣食住行,样样需要别人的伺候,那原本的俸禄肯定就不够的了。
家里的双亲,妻子,孩子,仆人算下来,总的有八九个吧。
低级的官员靠俸禄养不活,高级的官员养得活,可他们需要住大宅院,仆人和家人就更多了不是么,同样不够。
加上官员们之间的人情往来,只能养活一家人的俸禄,肯定就远远不够了。
朱高炽没指望官员,他指望的是吏员。
“目前主要流出的是吏员,说明衙门需要正视吏员的地位和他们的收入。”
吏员当然也有肥差,不过肥差毕竟是少数。
比起下级官员们,其实吏员们过得更苦,但是他们的待遇又不如官员们那么高。
如今的时代,官员们的胃口是满足不了的。
别说大明,就是西班牙和英国,同样是贪污满地,已经摆在了明处,只有某个群体兴起,加上良好的制度与生产力的发展,才改变了现状。
这也是朱高炽要做的。
正视吏员的地位,增加吏员的数量,打造一套紧密的管理体系,并且减少官员的数量。
吏员将成为国家管理体系的根基。
“再看看吧。”朱元璋有些无法接受。
朱高炽没有强求。
现在他还没有储备这么大缺口的人才,同样需要时间。
这就是国家太大了的缺点。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
船小好掉头,而船大了,随便一个动静都能翻出巨大的水来,需要慎之又慎。
“让炽儿监国吧。”
朱棣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他的心声,在下面各将争夺领兵的时候,朱棣说出他要亲征。
目前大明由他监国,他拍拍屁股要走,那么就要解决收尾。
朱元璋不愿意回来,那就只能让朱高炽接手。
朱高炽错愕的看着朱棣。
明明上午还在商讨军队规模的会议,怎么现在又变成了出征大军主帅的人选问题。
朱元璋摇了摇头。
知子莫若父。
老四太想证明自己了。
以前要证明他不差于大哥,如今要证明不差于儿子,老四这辈子活得憋屈,好像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啊。
“父王,杀鸡焉用牛刀?”
朱高炽劝慰道。
“怎么说话呢?”朱棣瞪了一眼。
朱高炽的计划,的确没有让朱棣出征的安排,至少三年内没有。
虽然朱元璋活的好好的,可毕竟七十一岁了,谁知道哪天就有个不好。
京城需要朱棣坐镇。
于是朱高炽看向朱元璋,朱元璋应该不会放朱棣离开京城,这点大局观应该还是有的。
朱元璋仿佛没有看见朱高炽的视线。
没有拒绝?
朱高炽想不通了,难道父王和皇爷爷已经私下沟通过了,并不是突然想出的主意。
“你要去就去吧。”
“谢过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