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东厢房。
内阁。
太子与皇太孙联合推动,成立的新衙门,虽然成立的时间短,但是重要性却越来越高。
几名小黄门提着茶壶,为阁员们添置茶水。
文华殿大门的对面是文渊阁,相当于皇家图书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资料。
内阁有七人。
东厢房的三间厅,厅内除了陈设外,七张黄梨案台打磨的油亮,光滑整洁。
文房四宝,书画舆册。
“解阁老。”
小黄门露出笑容,从茶几上的茶盘里、把茶盖子掀开,已经凉了的茶水被他倒入盆中,重新换上了新的热茶。
朱元璋让人查,没有查出证据,然后要求高龄老人刘三吾改名单,取几位北方人。
大户里面来算,十家至少有三四家是有的吧。
文官和乡绅的权力削弱。
无论是广东的朱允炆,又或者其余的藩王,都具备号召力,至于打不打得赢。
其中洪武二十七年的状元张信,坚持不改,其余想要顺从圣人的官员,见状元如此态度,因此不敢改。
所有的奏疏要经过内阁,他们会附上自己的建议,然后由太监们呈交到文华殿,由皇太孙批复。
“圣人微服出访的事情,并没有对外透露过,我们内阁也是今日才知道。”
想要打造强盛的文明,就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前提是遵守人们的共识,而不是破坏诚信。
有内鬼。
“真想对咱下手。”朱元璋不可思议,吹胡子瞪眼的骂道:“他们是怎么敢的呀。”
朱元璋冷笑道:“咱按照你们的想法,只给三个月,三个月的时间到了,咱就亲自来办。”
里间的胡广,听到外间的动静,出来关心的问道。
听到这件事的
“不。”
几名阁员一起去了文华殿。
在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谁也不觉得自己会输。
朱高炽沉吟。
“大哥让我去广东监视朱允炆那小子?”
朱元璋也来了。
“臣等领旨。”
使唤人家,一口气也不让别人歇歇。
太子远在万里之外。
朱棣在年关的时候,应该也就回来了。
“走吧。”
那么皇权当然也得要让步。
朱元璋恶狠狠的说道:“以为朕老了,就敢违逆朕。”
“什么!”
来到了比较陌生的南方,他已经急不可耐。
可目前还没有彻底进入工业社会,那么自己这个君就还是父。
“有人要图谋不轨,欲加害圣人。”
他现在老了,权也放了,国事不管,还能干什么?好不容易才有个让他喜欢的爱好,否则他一天里就闲呆着不成。
还是自己保守的猜测。
胡广三言两语说出了关键。
办了许多的事情,什么人敢对抗过?
既然为父,就不该仇视子女。
天下有多少对自己不满的人呢。
“有人敢打皇爷爷的主意?”朱高燧惊讶的合不拢嘴。
乾隆为何杀害上奏三条治理良策的大臣,因为乾隆不认为自己是天下的君父。
众人看向朱元璋。
洪武三十年的事情,自然说的是南北榜案。
所以朱高炽不会像清朝一样治理国家,以杀戮来治理内部矛盾,而是选择以治理问题来解决矛盾。
有个人在沿海打工的时候,因为与人发生矛盾,用刀刺了一个人,换了一个地方,过了二三十年。
并且位置很关键,能知道许多寻常官员不知道的消息。
不知道的时候可以不问,既然知道了,必然要问,这才是忠心的表象。
只要圣人出了意外。
如今朱元璋旧事重提,可见他内心的愤怒有多深。
“见过了。”
后世在网上看到的故事。
君代表民意,根据民意来惩治内阁。
所以朱高炽并不想通过杀戮来达成治国方针,而是用互相妥协的手段。
朱高燧长大了,更加的深沉。
皇太孙名不正言不顺,反而是最有利的时机。
根据皇太孙的调令,北平的朱高燧南下。
明年年初,安南也要开始闹事,正好让朱棣和朱高煦父子俩去收复安南。
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大哥把弟弟从北平急招来,肯定有什么大案吧。”朱高燧急迫的问道。
然后朱元璋杀了张信,流放了刘三吾等官员,然后亲自下场,全部点了北方人,所以又被称为北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