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的帝王啊,好大喜功,他的志向是广大的,可是却忽视了当下,这是很危险的苗头。”
朱元璋教导的说道。
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智慧,教给自己的下一代。
“咱这辈子并不比谁聪明,可是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做好了当下,才能图谋未来,很多帝王因为骄傲,看不到地面,他们的眼里只有天。”朱元璋说到了杨广。
“这个人很聪明,比大多数人都聪明,而且很骄傲和自负。”
“可是这么聪明和骄傲的一个人,却把好好的一个国家败坏了,因为他只看到了天,却不愿意看眼地下的道路。”
朱元璋很担心眼前的孙儿。
这位年轻人很聪明,懂得许多道理,做出对于民族千秋万代的规划和布局,有自己和他老子的看顾,可谓是一帆风顺,从来没有遇到过坎坷,朱元璋很忧虑。
物极必反。
自己死后,老四死后,眼前的孙儿还能保持睿智吗。
“请皇爷爷放心。”
朱高炽自信的说道,“无论孙儿内心的规划如何远大,必然以当下百姓的愿望为重,告诉他们道理,耐心的引导他们,而不是不顾百姓们的希望,强迫他们遵从自己的意愿。”
朱元璋连连点头,不住的叫好。
“对,就是要这样。”
“你的敌人,永远是你自己,克制住自己的贪婪和傲慢,永远保持一颗求道的心。”
朱元璋很高兴。
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挂念的了。
大明很好。
大明的百姓也很好。
未来。
大概也会很好。
交趾。
交州。
大明平复交趾。
受朱棣的旨意,老挝宣慰司、车里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缅甸宣慰司、孟养宣慰司、丽川平缅宣慰司、乃至新任命的底马撒宣慰司、大吉刺宣慰司、底兀宣慰司、大古刺宣慰司。
十一宣慰司的宣慰使,或亲来,例如老挝宣慰司的刀线歹,或者派遣使者,例如缅甸宣慰司。
合计大小数千名使团抵达了交州,拜见大明太子朱棣殿下。
这就是收复安南的威力。
也是朱棣历史上为何要收复安南,配合七下西洋的布局之因,只是可惜因为安南的长期叛乱,并没有达成朱棣的目标,如今今非昔比。
“遵守大明的礼法,建立道学,子弟们都要读圣贤之道。”
朱棣再次重申了要求。
至于承袭的事情,已经是旧例,朱棣同样提醒了一遍。
刀线歹和车里宣慰使有矛盾。
两人吹胡子瞪眼,可见到朱棣的时候,皆老老实实的跪在下方,没有人敢冒头。
安南可是东南亚一霸。
数百年来,安南欺负别人的多,被别人欺负的少,如今在大明手里,不到两年就彻底归服,谁也不敢尝试大明的兵戈。
更有云南各地土兵在安南的战事。
经过一起作战,人心变得更齐不提,对于新军的战斗力,人人都看在眼里。
大明云南南部的土司,领地并不清晰,与南部各宣慰司都有过争夺,双方知根知底。
打胜仗是根本。
大明在安南的胜利,胜得如此干净利落,就是最大的底气。
“我等必然在领地内建立道学,子弟人人读书。”刀线歹恭敬的说道:“只是我们老挝宣慰司读书人少,还请朝廷派遣读书人来。”
朱棣笑道:“教书的先生,大明会派来的。”
不等宣慰使们答话,朱棣脸色一沉,“你们受封我大明,由我大明委任为宣慰使,对你们有大好处,你们内部充满了敌对部落和势力,仗着我大明的旗号,可以说是为非作歹。”
“从今日起,各宣慰使不得兴兵戈,如有内部部落叛乱,也必须禀明朝廷,获得朝廷同意,才能兴兵平叛。”
哪怕是老挝。
境内也不止有刀线歹一部。
只是刀线歹的实力最大,而且早早的派遣使者向大明称臣,因此给予回报,封他为老挝宣慰司。
和琉球王国是一样的道理。
琉球王国不提小的势力,主要有三大势力,分别是山北、中山、山南。
早在洪武五年,中山王最先入贡,向大明称臣,因此被封为琉球国王,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洪武六年。
山北王和山南王一同进贡。
此时山南王和中山王联合与势力最大的山北王争斗,互相攻伐,朱元璋派了太监去琉球王国,下令三王不得再生兵戈,一同入贡,然后才赐予了山南王、北山王的封号。
这就是大琉球国和小琉球国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