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年,蒙古残部大军在汝阳王察罕率领下归附,黄河南北两岸自此皆归大明国。
徐信率军扫荡北方,汝阳王察罕则在南方各路明军“配合”下扫荡不成,不过数年功夫,天下再度一统。
中原大定休养生息,徐信御极登基为帝,一切战争却未曾结束。
徐信以中原大地为根基后盾备战,大军兵锋日盛,北向攻伐察合台汗国,这一路由察罕负责。南方大军以常遇春为首,清除沿海地主毒瘤,绞杀逆乱海寇,重开海上航线。
北方西征大军,察罕兵出玉门关,跨跃大漠,扫平了西域,灭掉了察合台汗国后一路向西,在波斯明国的配合下,将昔年蒙古帝国的鼎盛疆域纳入大明的统治。
长城以北,无限广饶的草原,还有丝绸之路的西域大地,自此成为大明的领土,这里以及更远的印度,日后会成为大明诸王实封的地盘。
事实证明,唯有分封制度,才更容易将外部打下来的疆土,真正化为自己的固有领土。
至于说草原那边逐水草而居,中原百姓不适应……那就是个笑话,汉人是最为坚韧不拔的民族,区区草原而已,只要朝廷愿意迁徙汉民支持发展,有的是办法将它征服。
北面的大军西征顺利,南下的水陆大军也是进展顺利,大明宝船所过之处,海盗尽数剿灭,这个过程中大明海军也开拓出安全航线,东至日本,南至南洋甚至更远的海域都还在探索。
大明在日本、琉球、三屿、占城、暹国、爪哇等国都建立基地港口,令其奉卫国为正朔,开港口,通贸易,将中原的瓷器茶叶丝绸等手工品贩卖到这里,再把当地的稻米、甘蔗、渔获、木材、白银、宝石等运回中原。
宋代时发展起来等我海商贸易再度兴盛,泉州府也成为中央直辖之地,这是海上丝路的起点,明国生产出来的货物从这里装船运往世界各地,海外诸国的物资也从这里登陆,运往各省。
早在宋朝时候,这里就十分繁华,可以看到各种外国人,如今大明又是扶持发展,货运飞速发展,船来船往,帆桅如林,一箱箱的各种货物被搬运上岸,送到市场里去交易。
徐信设立的税官在挨箱检查,然后估价开出文书,收取关税,如今每年单这一项,就比几省种出来的商税更多。
徐信另设税务部,并且还说了一句玩笑般的话语,“在大明,税务和死亡是不可避免。”
他给予税务部极高的权力,明着是调查收税,实际上还兼着收集各种情报的工作。
当然干情报的也不止一家,还有锦衣卫等一些部门也在分权,相互不统属并且互相监督,避免有人遮掩耳目。
另外还有对内的各种改革,人头税改土地税,土地改革等等,另外还有就是重定科举政策,实用为主,先吏后官,限制年龄,三十五岁以上,不再允许参与考试。
另外考出科举也不再是直接当官,而是先从小吏做起。至于说这么干会不会埋没人才……当然是还有别的渠道,另外也有各部门联合监督,保证向上跨越阶级的渠道不会断掉。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历朝历代人才选拔都有疏漏,能保证一个大体上的公平就不错了。
这样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征战掠夺、殖民,经历十年大治,大明很快就繁荣昌盛起来,等到徐信登基快二十年的时候,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造访了京师,是武当山上的张老道。
当徐信再见张老道,这须发皆白的老头依旧是还是那副精神饱满的模样,看着一点都不像个老头子。
他身边的张无忌变化很大,已经开始蓄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模样。
“无忌拜见父皇!”
张无忌向着徐信跪拜叩首,徐信登基之后,主要干的两件事就是治理天下和延续血脉,在造娃方面成绩斐然,一不小心给张无忌弄出了亲弟弟出来。
这事情出来之后总要面对,一封御旨到了武当山,张无忌被皇帝收为养子,代帝出家,为天下人祈福。
这件事完成之后,徐信脑海中的金光更盛了一圈,也是变得越发的清晰。
“真人此来,是为何事?”
徐信看出张三丰的状态不大对劲,来找自己应该是有些话要交代,便是吩咐张无忌去见了他母亲,又摒退了身边之人,只留张三丰和自己在殿中。
“陛下,贫道即将走了!”
张三丰一开口,说出的话就让徐信大皱眉头。
“真人,你这话什么意思?”
徐信仔细观察张三丰的状态,这老头精神抖擞,完全不像要死的模样,是故意来找他开心?
“后天极致,寿二甲子,天数使然……”
张三丰如此说道,接着在徐信面前演绎起了被他完善的太极奥义,朦胧的黑白二气流转,却见得张三丰身前,一枚真气凝聚而成的阴阳太极图浮现。
这一道太极图,大不过尺许,却是蕴含无限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