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 分粮油(1 / 2)

李向东看着刘东来很变态的用纸把宁若若的头发包起来,放进了包里。

刘叔不是有什么变态的癖好吧!

李向东这么想着,胳膊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哎!

不对,要一根带着毛囊头发……

难道是为了做亲子鉴定?

可是这个时候就有亲子鉴定了吗?

难道宁若若是什么重要人物的亲戚?

不过刘叔这人是个正派人,应该不会做坏事儿。

李向东脑子瞎想着,送走了刘东来和王福根。

严厂长和黄桂梅没走,一来是要请严厂长帮忙研究新口味儿的鱼罐头,二来还要研究一下中草药基地的规划图和种植计划。

赵素芳作为李家坡罐头厂的技术副厂长,陪着严厂长研究酱料的调制配比。

赵素芳从被聘为技术副厂长那天起,整个人就兴奋的不得了,走路虎虎生风的,一点不复之前柔柔弱弱的样子。

李晋感慨,四十多岁了,好像换了一个媳妇。

……

这边,李晋,王振波,刘长海和李唐几个人正忙着分小麦和麦蒿籽油。

黄桂梅是第一次看大队部分粮食,她兴致勃勃的抱着李燕在旁边观看。

其实,一般夏粮会等到秋种之后才会分,但是今年不用交公粮,大队仓房放不下,就决定提前给大家分了。

当然,这么做也有让大家能接济一下欠收的亲戚朋友的意思。

李家坡大队的口粮分配,是按照“人七劳三”的比例进行分配。

“人七劳三”就是收获的粮食,除了公粮,种子,备足饲料和其他用粮的总和后,按照人口占百分之七十,工分占百分之三十的比例给大家分配。

王振波坐在桌子后边,李晋面前摆着地秤,李唐,刘长海和李清站在旁边,他们后边是码放的一麻袋一麻袋的小麦,一桶一桶的麦蒿籽油。

桌子前面,还画了一条线,一会儿叫到谁,谁就去线里分粮食。

线后边已经排起了长龙,社员们有的拿着口袋,有的掂着大盆,翘首以盼。

李晋也不长篇大论的说废话,直接就说,“大家注意啦,现在开始分粮!”

长龙有一瞬间的安静,接着“嗡”的一声热闹起来。

今年不用交公粮,据说每个人能多分好几十斤的粮食!

接下来就是井然有序的分粮,李晋看磅秤,会计王振波算账记账。

“李玉山,三口人,六百三十斤小麦!”

“郭大明,两口人,四百七十斤小麦!”

……

“刘老蔫,三口人,五百六十斤小麦!”

前面大家都挺顺利的把麦子领走,到了刘老蔫和改凤娘这儿,一听王振波说三口人,改凤娘急了!

“大队长,俺家是四口人,你咋给按三口人算?”

还没等李晋说话,后边就有人喊,“你家刘宝宝都坐监狱去了,大队还给他分粮食?”

“想屁吃呢?”

“就是,就应该把他们家的口粮扣一半,现在各个村都知道咱李家坡出了个强暴犯,丢人败兴嘞!”

改凤娘一听大家这么骂,拿着口袋就坐地上了,把胳膊抬起来,准备拍打地面哭诉。

李晋一看这坐地炮又想撒泼,现在严厂长和黄嫂子还在呢,咋能让人家看笑话,急忙说道,“别撒泼!你家刘宝宝的工分和上半年的口粮都折算进去了,你要是不相信就等最后再分!”

改凤娘一看李晋虎着一张脸,急忙从地上爬起来,拿着口袋去分麦子去了。

接下来大家就都分的很顺利了,没有人再提出异议。

就是到了牛婶那儿,她看李晋扒拉秤砣时说,“大队长,你把这秤弄得高高的,别跟刚办完事儿的刁一样,抬不起头来!”

这话一说,大家哄然而笑,李晋脸色却不太好。

其实,村里这个岁数的男女嘴里开开黄腔很正常,只是李晋总觉得这个女人对自己不怀好意,年轻的时候就爱扒着自己……

分了五个多小时,小麦分出去十八万斤,大队还剩下不到十八万斤。

接下来就是分油,是以家庭为单位,按人口分的,每人分二十斤,分出去一万五千多斤。

这一分就分到了下午五点多,连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做,不过早晨大家都吃油饼吃到嗓子眼,这时候也没人喊饿。

黄桂梅看的挺高兴的,就是怀里的李燕到了中午闹觉,她们就回家去午觉了。

李晋带着李向东把自己分的一千多斤麦子和一百多斤麦蒿籽油倒腾回家时,赵素芳正陪着严大伯和黄桂梅坐炕上说话。

李向东洗完脸和手,也爬到炕上,“大伯,伯娘,怎么样?有意思不?”

黄桂梅笑,“有意思!大家都喜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