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穿越者,陆子龙要将这些生皮,熟制成那种穿越前的皮草,他知道二种制皮的工艺,“硝制法”和“植鞣法”。植鞣法,原料容易寻找,配置简单,但是这种方法耗时费力。
另外一种是“硝制法”,快捷省时。为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为以后族人们找到更好的制革途径,他决定这两种方法都进行尝试。通过对比实验选出最好的方法。
植鞣法可以选择的原料有很多,他手头就有2种、栗木、栎木的树皮,他让族人剥取很多栗木和栎木的树皮备用。
“硝制法”首先要获得硝石,也就是硝酸钾。自然界中的硝石往往是土壤中含氮有机物质在细菌作用下分解、氧化成硝酸后与土壤中的钾素化合而成的。
所以每当秋高气爽的季节,它通常呈皮壳状或盐花状析出来,覆盖在地面、墙脚,这就是所谓的地霜。特别是在猪圈、厕所附近的墙角尤多。现在正是枫叶飘红的初秋。正好搜集硝土。
他用细树枝制作了五个简易的扫帚,一大早他带领几个族人,在岩石表面、洞穴附近扫取这种含硝的土块,尤其是在厕所附近,他们忍受着恶臭,收集硝土。
他将收集到的硝土放到陶盆中,加水浸泡。经过滤后,将滤液熬煮,就得到硝石结晶。一早的劳动没有白费,他获得了20多斤的硝石结晶。
在熟制毛皮之前,他带着族人将生皮在水中浸泡,不断搅拌和搓揉,将生皮内外两侧上的污渍(粪便、血等)清洗掉。
生皮清洗干净以后,把毛皮放在一个呈四十五度倾斜的“木板”上,将毛皮的无毛的一侧朝上,然后用一个比较钝的石刀将生皮上还残存着的油脂和血肉刮下。
当生皮上的血肉和油脂等残留物都被刮掉之后,就可以进行鞣皮了。
他首先用这些树皮配置鞣液:他把族人剥取的栗木和栎木的树皮,取出一些,放到一个陶锅中,然后添水煮至沸腾。他尽量多煮一会儿,要让树皮内的单宁酸完全渗出到水中,此时的水中溶液就是它配置的鞣液。
他将这些鞣液用陶盆盛入一个大陶缸中。当鞣液的温度降到常温后,他将清洗干净的生皮放入鞣液缸内了,然后不断的搅拌毛皮(每天30分钟以上),好让水中的单宁酸渗透进皮子里和胶原蛋白结合。
当皮子泡软后(大概需要数星期),就可以将毛皮取出进行拍打、搓揉了。当然,若鞣液较少,无法泡皮革,也可以取一些鞣液长时间的搓揉生皮两面,然后将其包裹起来,这样也可以鞣制。
当皮子彻底鞣制好了以后,需要用清水清洗一下,然后用框架或者皮绷子将其拉伸撑开晾晒,并不断的进行延展和绷扯,直至干透,若皮子晾干以后发现皮子的某些部位还很硬,那就要再次用鞣剂对这些未鞣好的部位进行二次鞣制。
后来通过对比,陆子龙知道了,植鞣法制作的皮子其质地比较厚实、坚韧,可用于制作皮甲、腰带、鞋底等。缺点是比较容易吸收雨水。
由于“植鞣法”需要鞣制的时间比较长,他在将生皮放入鞣液缸内,让族人继续搅拌。他则在一个大陶缸中将硝石和水按1:1000制造成溶液,然后将生皮放入其中进行硝制。
当然即使“硝制法”比较快,也需要三四天时间,当皮子泡的有些发白时,才算完成了鞣制的过程。
当然不论用何种鞣皮法,当鞣完皮子之后,要从鞣液中取出皮子,用清水进行浸泡清洗,然后挤出皮子内部的水分,最后将其用框架撑起来晾干。
皮子被清洗晾干以后,要将皮子固定在框架或皮绷子上面(将皮子的头、尾、腿拉直拉平),然后用刮刀将皮子表面还残留着的血肉和油脂刮掉,并将不平整的硬边剪掉。将皮革进行削薄处理,使其厚度均匀。
为了让皮毛更加柔软,还需要用手或工具不断的拉伸毛皮,这能让皮子变得更柔软舒适、平整、强韧,除此以外,还可以将皮子套在绳子或柱子上左右反复拉动,这也是一种软化方法
。最后,皮子内含很多鞣剂味道,所以要将皮子的毛面向上曝晒半天到一天,除去臭味。这一套鞣制皮毛的流程走下来,足足耗费了族人们一周的时间。
当这些柔顺爽滑的皮子从木架上拿下来。族人们抚摸着柔顺的皮毛,发出了阵阵的惊喜的叫声。他们真的没有想到,经过简单的加工后,皮毛会变得柔爽滑,就和刚刚从动物身上剥下来一样。
然后陆子龙又让石匠磨制20多把锋利的石锥子。用巨大的鱼骨刺磨制骨针。用榆树皮线或晒干的动物筋做成线,教族人,按照现代人的风格缝制服装,制作鞋子。
并且将库存的蟒蛇皮取出来,里面内衬一件羊皮,并将两层皮缝制到一起,制作成皮甲。
由于巨蛇皮坚硬无比,即使是用陆子龙的匕首也是很费力的才能割开,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坚韧的防护,这样的皮甲穿着既轻便又有强悍的防护性。
只可惜巨蛇皮不多,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大用途,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