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龙告诉陆大羊,母兽一般是凭借气味来分辨孩子的,这些小虎崽每天都吃这些羊的奶,身上早就有了羊的气味,而且,母羊经常听到小虎崽的叫声,对它们已经很熟悉了,所以才不会排斥这些小虎崽。
陆大羊还记得陆小亮讲的布谷鸟的故事。虽然布谷鸟被其他鸟孵化出来后,和孵化它的鸟差异很大,但是这些鸟照样分辨不出来,应该也是同样的原因。
陆子龙听了陆大羊的想法,一时语塞,他知道很多哺乳动物会根据气味分辨孩子,但是他还真不知道鸟类是根据什么分辨孩子,陆大羊的这个类比一时间也难住了他。
不过作为“鹿神”他只能鼓励了陆大羊的想法,让他自己今后多思考,多发现。
于是过了不久,部落中的孩子们就发现了奇怪的一幕,2只小老虎各自跟着自己的羊妈妈在羊圈中玩耍,有时为了吃奶还要和小羊争斗,而其他的母羊则神态悠闲的吃着自己的草。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已到初秋,经过几个月的忙碌,部落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投石机造好后,陆子龙将投石机架上了城墙,并对城墙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造,在城墙面对城外的一面,建起1米高的垛口。
对原来的观望台进行了扩建,建成3座哨塔,城墙每个面的中间设置一个哨塔。哨塔有2层,高4米,这样哨塔高出地面10米,能有效观测部落周围2公里的范围。
为了冬季御寒,哨塔采用房屋建造的模式,墙体厚度达到1米,(在两块城砖之间,填充20厘米的乌拉草)
部落的房屋新建了10座,每个房间都有30平米,室内盘了土炕,够一家5口居住。
当陆子龙带领“木制品加工队”,制造出一张长、宽各2米,高1米2的方桌,和几把简陋的板凳后,部落族人立刻喜欢上了这张桌子。
原来吃饭的时候大家由于只能吃烧烤,都是坐在地上,因此不需要桌子,但是随着陶锅、铁锅的应运后,拿着热气腾腾的瓷碗在地上坐着吃饭就有些不方便了,于是大家现在吃饭都是站着吃。
而且以前没有桌子,大家的陶盆,瓷碗只能放在自己的炕上,晚上睡觉的时候需要将这些东西再放到炕下,这样一下,放在地上的陶盆瓷碗经常会被起夜的族人碰到损坏,但是有了桌子后就避免了这样的情况。
陆子龙又带领“铁制品加工队”,打造了很多“钢针”,“钢锥”,“剪刀”相对于原来只能用的“骨针”,“石锥”,和石刀加工服装,真正的使部落服装制造进入了规范化,部落真正实现了“量体裁衣”。
部落生活就在这样忙碌中渡过了春天和夏天,部落中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工具被发明出来,于是就会有新的改变在部落中流行开来。
平时的劳动会很累,但是部落族人每天都生活在欢乐之中,大家“累”并快乐着,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每个族人都坚信自己是女娲娘娘捏制的人。
情报是所有战略制定的先决条件,不了解其它部落的发展情况,独自制定的对外战略,只能是闭门造车。
为了获取外部的情报,在部落建设相对较轻的时候,陆子龙让陆大树带领部落“交换队”再次出发,去周边的部落进行产品交换,同时获取周边部落的情况。
为了不暴露“鹿部落”有金属工具这个秘密,陆子龙要求“交换队”不准把任何金属制品带出部落,于是“交换队”只能穿起以前那粗制滥造的兽皮衣服,带上用石头打造的武器,背起简陋的背篓踏上了漫漫的“交换”征程。
陆大树先带领“交换队”去了一些小的部落如“白水部落”,“青果部落”,“飞虫部落”,“黑鹿部落”,“红土部落”等,这些部落规模大大多只有几百人口,只有“白水部落”有近1000人口。
他陆续从这些部落用陶器和食盐交换了300多人和大量不知名的植物种子,植物树苗和一些奇怪的石头,带回部落。
这是陆子龙交给陆大树的又一项重要任务,他要发动一切力量来寻找小麦、大豆等种植物和其他矿产。
这一天,陆大树率领陆阿大等30个部落族人背着20包盐,和一些陶锅,陶碗来到了“野狼部落”。“野狼部”是“鹿部落”周边最大部落。
“野狼部落”坐落在一座山谷之中。部落的外面是一堵低矮的石墙,石墙的顶端放着很多长着尖刺的灌木防止野兽的进入。
部落的大门是用十几根粗壮的松木组成,中间横着两根粗树干,其他树干并排在一起,用藤条和中间的两根横木捆在了一起,部落的大门口有十几个护卫在站岗。
“野狼部落”的大族长听到陆大树过来卖盐。感到很惊奇,在他的印象中,“陆部落”是一个弱小和贫穷的部落。
之前通过部落之间换人联姻的方式。有几个“鹿部落”的女人被用盐巴交换到野“野狼部落”中。
这些女人一个个都跟鹌鹑似的,到了这个部落中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