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这座城(1 / 2)

在路上消磨时间太多,错过了午饭时间,余金金站在公交站了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午饭,两条小腿也木木的,脚底直泛疼。平时还是锻炼太少,才这么不抗劲儿,想想自己以后要做的营生,余金金觉得恐怕还有的磨呢。好在现在她不只是19岁的余金金,还是23岁的黎苑,心态已经大不同,她有信心也有思想准备。

等了不多会儿就来了一辆中巴车,余金金没犹豫,售票员一打开门,还没等吆喝人,她就上去了。这一站还好,离中巴始发站比较近,余金金直接在中间靠后的位置找个没人空座。一坐下,浑身都松懈下来,浑身的疲累这才全泛了上来。想想她早起出来到现在,大半天了一直没闲着。

余金金靠在座椅上,这会也顾不得干净不干净了,脑袋直接挨在靠背上抓紧歇息。等到了兴隆她还有许多路要走呢。

眯眼没一会儿,车就到了下一站,正是步行街,这一站的人就多了,车停了能有五六分钟,车里座位就满员了。大下午的也不是高峰,虽然售票员有意再等等,想把她车座底下那几个小马扎也安排上,但是眼看后头的空车也跟上来了,她这边不可能再来人坐小马扎,到底不甘心的把车门用力拉上。

倒不是售票员把情绪撒到车门上了,是这种中巴车门子不大力点它合不严实。这会儿山上这段路路况好,还不显,等到山下那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就知道了。

这边人说的山上就是市中心的王山区,王山区名字带了个山,又确实是西山市多山坡,王山区就在几个连续的大坡之上,人们就习惯了管王山区叫山上,下面挨着的兴隆区就叫山下。

兴隆区是老区,是最先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王山区的建成已经衰败,是楼也旧,路也不十分平整。等到往兴隆周边那些村镇过去更是,柏油路更加没个样子,坑坑洼洼的。待到再深入一点的村镇,就连柏油路也没有,都是附近煤矿上拉下来的煤矸石铺的路。

村镇上的路是年年修,年年破破烂烂。这也怪不得谁,兴隆下面的村镇基本都是靠煤矿维生,有的在路边就能看见田野地里远远的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煤矿,这地方常年跑的都是拉煤的大车,恨不得个个都超载,什么样的路也禁不起这么日日夜夜的折腾啊!

有通往那些村镇里的路,路段路况不好,起伏过大的,这种中巴车的车门是都能一下子给甩开的。所以,那些车上的售票员一般都有专属位置,就在上下车的那步台阶下面。没事时能在扶手上搭上半个屁股坐坐,到了需要的时候,售票员要么是面朝车门站好,一手抓牢栏杆,一手支在车门上,将全身重量都压在车门上,要么干脆直接后背紧靠车门,在哐当哐当的车门咣当声中,一下一下随着车身颠簸弹起又砸回去,牢牢锁定车门不挪开。

从外面看,整个车真如一叶小舟,在一片烟尘升腾的旱海里沉浮。

车里的人就随着颠簸在座位上腾起,落下,腾起,落下。每到这个时候,余金金都会下意识的屏住呼吸。无他,车厢里能看得见空气中漂浮的灰尘,犹如轻烟,充斥满整个空间,避无可避。

这又不得不说这煤城的特色了,灰尘大!产煤区夏天路面上的细尘都能有一指节那么厚,车一走一过就腾的起来,眼前一片灰雾,哪怕走过的车窗关的再严实,车里也不可避免要进尘土。只不过是好车密封好就进的少,像这跑运输的破破烂烂的中巴车、微型车,那个窗户就别提了,车外腾云驾雾,车里细尘霏霏。要是雨天,那就直接是一地稀泥,还有深坑里的积水,哗啦哗啦被车轮溅起老高。

山上往山下这段路还算好多了,没有山下村镇里那么夸张,但夏天很多人讲究点的还是不爱开窗,开也只开一条能进风就行,极少有人四敞大开。

纵使城市绿化再努力,透过车窗,依然能清晰看到路过的绿化带绿叶上的厚厚细尘,整个城市都像被披上了一层雾蒙蒙的灰纱,这个城市,所有的一切,都罩在这层灰下。

余金金就在这里生活了19年。

她出生在兴隆下面的村镇里,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路上的尘土飞扬,习惯了雨天的泥泞满脚,也习惯了小时候放学路上遇见从头到脚都是黑煤尘,只能看出来转动的眼珠子和一笑一口大白牙的刚下班的矿工。

这座城市的环境肉眼可见的恶劣。

但是,却也因此,这座城市的人们躲过了那浸满多少东北人血泪的沉重漫长的严冬。

这里没有那么多工厂,仅有的成规模的厂子也全是与煤炭挂钩的产业,并没受到东北历史上的下岗潮影响。这里的人们绝大多数都是在煤矿谋生,无论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下井工人,还是像余金金爸爸那样的技术工种,或者其他种类的辅助工种。甚至,其他的很多买卖生意也都是依托在煤矿之上。

黎苑的记忆让余金金庆幸自己虽然重生在了东北,却是恰巧生在了这座小小的煤城。虽然这里不发达,环境也糟糕到恶劣,但,她和家人不用遭遇资料片上的那些沉痛的过往。

上辈子,余金金的爱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