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面相觑的婆媳俩,萧承光笑着问:“娘,娘子,你们想,一本书有几页纸?上面的字共需多少墨水?这些纸张和墨水,能值多少钱?一本书又能卖多少钱?”
顾蓁闻言,瞬间明白他的意思:“那能一样吗?书籍卖的可不是纸和墨水,而是里面的知识。”
周氏连连点头附和,在她心里,那些书册都老珍贵了,平日里她都不敢多碰一下的。
不是那书册的纸张和墨水让她碰不得,而是书册所代表的知识智慧让她高攀不起。
这是一种平头百姓的普遍心理现象,他们有时会看不起穷酸秀才,但绝不敢藐视书籍。
萧承光指了指顾蓁的脸,又指了指周氏的脸,道:“卤制鸡爪卖的也不是鸡爪和香料,而是皮肤光滑,青春常驻。”
一句话,顿时让顾蓁头皮发麻。
添上这么个噱头,三十文钱一斤就不过分了。
“别人会信吗?”
周氏听顾蓁说时,心里其实并不怎么信的,只当儿媳是在哄她。
萧承光勾唇一笑,回答他老娘的话:“信不信无所谓。对于有钱人来说,这噱头不是真的就当作是尝尝鲜,是真的那就赚到了。他们并不在意区区三十文钱,就好比去八宝楼一道菜要一两银子,拦住他们的步伐了吗?”
顾蓁和周氏十分认可萧承光的话,皆点头说道:“你说的在理。”
萧承光接着道:“三十文钱一斤的定价,并不算高,但起初可能没啥人买,所以得找个人帮忙,假装去买鸡爪,然后闹出动静来,吸引大伙儿的关注,最后再把鸡爪跟养颜这方面联系在一起,让大伙儿信以为真就不愁没生意了。”
“你这些想法从哪儿学来的?”顾蓁听了,差点就以为小奶狗相公也是穿越过来的。
这经商的手段,玩得还挺顺溜的。
萧承光温声道:“史书上有不少类似的记载,比如买椟还珠的故事。你初看之下,还以为是郑国人人傻钱多,花钱只买了个盒子,把珍珠还了回去,分不清主次。但你再往下细想,如果他真的那么傻,那他哪来那么多钱?你看世间有钱人几个是傻子?”
“那他为何还要归还珍珠?”顾蓁不解道。
萧承光笑着为顾蓁解惑:“如果这是卖珍珠的楚国人和他商量好,故意演出来的好戏呢?等这消息传出去,人人都说郑国人是傻子,楚国人挣大发了,手里头还有一颗价值不菲的珍珠待售。”
顾蓁听完,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买椟还珠的典故她是记得的,说的就是郑国人傻乎乎的,被表面包装的盒子迷惑了双眼。
可怎么到萧承光嘴里,却多了一层阴谋的感觉?
而且,感觉他说的更符合逻辑,更贴合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
但凡是个正常人就不会蠢到这种程度,连卖的是珍珠还是匣子都没问清就出手购买。
若是为了博取眼球故意炒作,那就合情合理了。
“相公,你这脑子不去经商实在是太可惜了。”顾蓁发自肺腑夸赞着。
萧承光被夸的脸色微红:“我也就有些想法,真让我做未必做得来,就是个纸上谈兵的花架子。不过,若真要找人来当捧哏的,我建议找些妇人,而且得找些信得过的人。最好有两三个,否则容易被识破,闹出尴尬来反而不美。”
顾蓁一一记在心头,并且第一时间就决定让钱氏来帮忙。
至于另外两人,一时半会的,顾蓁也找不到合适的,只能让周氏挑选。
周氏在水臼村里聊得来的妇人有不少,可一时半会也没想好找谁,便商议着先上门去探探口风,再做决定。
找托这件事就交给了周氏,顾蓁则与萧承光商议着该如何闹出动静,给几个托想些台词。
三个人聊到很晚才各自歇下。
次日一早,周氏便去找钱氏说这事儿,打算拉着她一块儿去劝说其他人加入水军阵营。
至于顾蓁,带着萧承光打了一会儿军体拳后,吃过早饭就进城里购置香料和鸡爪。
虽然不知道这生意日后能不能做,但顾蓁还是以长期合作为依仗,请求卖香料的掌柜算便宜些。
掌柜的听顾蓁说日后隔三差五会过来购买他家的香料,还真的优惠了些。
至于鸡爪,这个就简单多了,毕竟这种东西都没人要。
顾蓁一开始也没打算要做多大的生意,她去找那个卖鸡的大娘,很快就谈好价格。
隔壁卖鸭的摊主见了,也想要把那些不要的鸭头、掌、脖子、胗卖给顾蓁,皆是两文钱一斤。
顾蓁欣然应下,等到家时,背篓里的鸡爪鸭掌就有十斤,鸭脖鸭胗等也有五六斤。
周氏看着背篓里的东西,皱着眉问:“蓁儿,你咋买这么多?不是说第一天只做十斤买卖吗?”
顾蓁笑着回话:“我昨天没吃够,所以就多买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