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玲这边也收到马文山的来信,信中马文山写了现在的学习情况,并且表达了对巧玲,青云和路远的想念。巧玲也没感到马文山对自己的特别的思念,和好同学的感觉是一样的,总是收到他的来信还是比较高兴的。巧玲觉得文山现在一个人在那边肯定还不是很适应,又不愿意告诉她。巧玲想着找机会一定去看看他。
辅导员让巧玲去参加一个外国青年的交流会,她带着巧玲和其他几个同学就去了。因为这样的活动很能练习外语的表达能力。所以巧玲就去了,这次巧玲这是大开眼界啊,眼花缭乱的,见到很多的外国人,有白种人有黑种人,他们都说着英语,根本听不懂。辅导员上前去和他们主动聊聊,也是听着费劲,因为中国的外语不是很正规,我们发音很不标准,交流起来很费劲。
巧玲跟着辅导员在旁边听着,拿着小本子记着,有个外国的青年主动过来跟巧玲打招呼,大致说的是,你好,美女,你在记什么,你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吗?我可以跟你交朋友吗?说了很多,但是巧玲只是听懂了一点,知道这个外国男孩是很友好的,夸她长得漂亮呢,其他还是辅导员在旁边给翻译着,这才听懂了。他们聊了聊,聊得算是很投机,这个外国男孩叫保罗,是来自英国,接下来的一年是在北京大学这边上课,交流学习。他和巧玲相互介绍了,并且保罗想让巧玲教他汉语,正好巧玲想让他教英语。这个主意真的很棒,辅导员也很高兴,这样不愁巧玲英语水平一定提高的很快。巧玲带着保罗在北京大学里转了一圈,给他当向导,边看边聊,慢慢的用着手势也学会了不少。
保罗这次主要是学习汉语文学,在这大约至少一年的学习期,巧玲和保罗算是交了朋友也是很好的同学。他们经常去图书馆那边学习。保罗慢慢的学着汉语,学起来很是费劲。他可是知道,汉语是天底下最难学的语言了,比英语难多了。巧玲英语水平大大提高了,只是不知道保罗学着这么费劲。但是巧玲从来没有嫌弃过,还是不厌其烦的教保罗。可能这个汉语真的不好学吧。
保罗有很喜欢演讲,经常在学校里参加演讲,但都是说的英语,好多学生都是听不懂的,但是还是不少学生去听,因为保罗的英语算是比较标准的吧,都喜欢听他讲英语,和录音机放的差不多,很好听。每次巧玲都跟着去给他捧场,他说的一般不会很快,台下的学生都还慢慢的听懂,巧玲现在基本上跟他交流起来不是那么费劲了。巧玲善于学习,也算是有个好老师吧,他非常感激保罗,但是保罗的汉语还是有点费劲了。
转眼一年到了,保罗他们这批交流生要回国了。巧玲很是舍不得呢,跟保罗吃饭告别,并且给保罗送了礼物,这个礼物就是一个香囊,这是巧玲的姥姥给她的,说是她的老老娘给她的,很别致,纯手工刺绣刺出来的,非常好看。在英国你是找不到这东西的,算是比较贴身的一个小物件吧,还是对保罗有种深厚的友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