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南柯一梦>武侠修真>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337章 《明史》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7章 《明史》(1 / 2)

谈判非常顺利。

顺利到不能用谈判来形容,允祥这位满清亲王完全是有求必应。

鸿胪寺官员甚至都没机会发力,仅仅半天时间就全部搞定了。

最终谈成结果,大明这边没有狮子大开口,索要钱粮军资。只是要走了三名满清官员及其家眷。

除此以外,还有北京城中未编纂完工的《明史》、《清史稿》以及历代满清皇帝起居注、实录本纪这些文件。

《明史》从顺治年间开始编纂,直到雍正驾崩前夕才彻底成书,历时九十多年。

也好在是时间长,还没编完,正好拿回来与《清史》一道重修。

朱怡炅看了鸿胪寺递上来的谈成奏章,随即招来萧仁方说道:“国史院现在便回去安排一下人手,并整理各地方志。待伪清将书稿一应送齐,便着手准备开始编修《明史》、《清史》吧!”

“微臣遵旨!”

萧仁方心头激动,这可是为前朝编修史书,还是一次两部。

只要编成,那他萧仁方便清史留名了。

萧仁方又拱手问道:“陛下,不知这《明史》该当如何编修为妥?”

这个问题不问清楚,萧仁方没办法开展工作。

《清史》不用问,直接按部就班编修就成。但《明史》不一样,必须慎之又慎。

朱怡炅仔细思忖片刻,说道:“《明史》便以太祖元年为始,永历末年为终,一切以实事求是为要,不用故意褒扬和遮掩。《清史》也是一样,是什么便是什么!”

萧仁方意会,拱手应道:“臣遵旨!”

后世的《明史》虽是最完整的那一批史书,但其却有着两大缺点:

一是广为人知的,不承认南明史。

二便是否认满清(建州女真)曾为明朝臣属的客观事实。

其实会出现这两个缺陷也可以理解,归根到底还是在于统治。

若是肯定了南明的合法性,那满清的统治必将受到动摇,所以必须从各方面将南明否决。

现在朱怡炅接手,自然不可能说什么南明不算明,但该修的让人高血压还是高血压。

说起来,后世总有人说满清喜欢黑明朝,但其实除了那两个缺点以外,其它还真没去黑明朝。

虽然满清的确恶心了后世几百年,但其编修的《明史》是真的很给大明面子了。

及至后来,崇祯那句:“朕非亡国之君,尔等皆为亡国之臣!”

这也得到了满清在《明史》上的积极认可,几乎将明朝灭亡所有的锅都甩给了文官武将。

在满清笔下的崇祯都快成一代明君了。

顺治亲政以后,甚至还将崇祯陵寝重修了一遍,使其不那么寒酸。

到康熙还专门立了块“治隆唐宋”碑,肯定明朝功绩。

满清这么做的目的也很简单,除了安抚明朝遗臣的人心外,便是在维护皇权的神圣性。

……

沈文镐、允样这两个使节并未在南京多待,一切谈妥以后便随即乘船北返。

天下复归太平。

不,并非是天下太平,至多只能算南方安定而已。

北京。

摄政王胤禩在安排允祥南下议和以后,也并未闲着。

他先是以摄政王令派人前往盛京实地考察,并着手统计北京城中的钱粮人口物资,随时准备退居山海关外。

不用担心北京城中的汉民会被搬空,因为北京城里本来就没多少汉民。

明末多尔衮占据北京后,曾下达过一个“占城”命令,意思与跑马圈地差不多。

即驱逐北京原住市民,改由满清的八旗、包衣进驻。

后世如何且不论,反正现在的北京城里,是绝对没多少汉民的。就算有汉民,那也都是汉八旗,再不济也是包衣奴才。

真正的汉人百姓,除了进京赶考那段时间,哪有资格住在满清皇帝的眼皮底下。

不要说张廷玉,这家伙与旗人基本差不多。只不过雍正需要他的汉人身份,才刻意压着不与其抬旗。

要不然,哪有汉人能做到军机大臣的?

……

山西。

大汉乾隆帝刘儒汉同样没等派去南京的使节团回来。

那些如同藩镇割据一般的各路军阀,于刘儒汉简直如鲠在喉。

若是没称帝也便罢了,可他现在已然称帝。这心态一变化,自然也就更加难以忍受。

于是乎,都没等沈文镐这个丞相回来。

刘儒汉完全将沈文镐的叮嘱抛之脑后,急匆匆就在山西地界发动战争。

那些小军阀虽单个敌不过刘儒汉,但联起手来……还是敌不过。

可敌不过归敌不过,这仗一打起来,却可以给整个山西带来巨大破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