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清唱的方式,主音程只有一把键盘和吉他。
然后到了副歌,加入另一副钢琴,以及空间感很强的电鼓推进,让整个第一段显得更为空旷,轻盈无比。
紧接着在间奏加入了整个乐队编,跟第一段的歌曲就显得对比度很强。
在整个第二段当中,乐队编一直是不缺席的,直到金溪善和姚蓓娜吟唱段完了之后,掐断所有乐器,只剩下陶笛声音。
在陶笛的段落过后,直接上了整个乐队编,这样,整首歌的“弱-强-弱-强-弱”的层次感就出来了。
而且三段弱编曲使用不同的乐器音色,便让三段的层次感显得更为强烈。
此时歌曲进入了和声部分,在姚蓓娜的主旋律下,金溪善的和声一直稳稳地托在底下。
而和声的编排跟主旋律既有重合又有不同的安排,让整段和声就像是缠绕在树干上的藤蔓,开出了朵朵鲜花,让人想要不停地听她们的变化。
和声的意义不是单纯的三度和声,五度和声,八度和声,而是在原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精妙的变化,形成听觉上的层次感。
像是两段主旋律交织而成的听感,才是两位歌手合作当中一方进
行和声安排的主要意义。
因为如果是进行三度或者五度和声,你能很快地分辨出哪位是主角,哪位是配角。
但是如果是两段主旋律交缠的话,你第一能听出来层次感,但同样你的耳朵会告诉你,两位都是主角,而不是哪位是主角,哪位是配角。
于是两个人的和声演绎出来的效果是超乎预料好听。
对,就是好听,因为绝大部分人根本听不懂其中的乐理运用,带给他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好听跟不好听。
但在有限的表现空间内,因整首歌的听感和情绪带入,所产生高低位差和浑然天成的呼吸感、流动性,还是能听得出来的。
因而使歌曲有了看似简单实则扎根深厚的波伏,这扯动的力量虽温柔甚至无形、却势不可当。
尤其是金溪善的嗓音运用,再平淡的曲调,在她有意无意营造的小节律中也有滋有味,合作对象和听众只要跟着这节律“冲浪”,就会非常舒服。
加之她bug级别科技中声音自由转换的音色,间关莺语花底滑、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动听,本身就很具有可欣赏了。
故而,让金溪善去和音常常无往不利,碰上同样善于配合或者善于被她配合的声音,就容易出高质量和神级舞台。
能力高强的歌手有不少是多面手,但不代表单项能力不该得到应有重视。
管中窥豹,此时的金溪善就有点像一个无招胜有招、打通了七筋八脉,出
手看似简单无压力,实际每一招都蕴含着深厚内力的扫地僧。
这首歌就是这种情况,相比姚蓓娜之前在西宁街头演唱的那首《也许明天》,此曲就被演绎出了当之无愧的年度金曲的味道。
虽然这个临时搭建的舞台,又是露天的室外篮球场,效果和音质都会大打折扣。
但有了瑕疵版本的出现,才更能激起人们想要录音棚收藏版的渴望,接下来就会极大地带动姚蓓娜首张专辑的热卖。
即便是现场观众大部分不擅长普通话的藏民同胞,自然也能听出来一首歌的优劣。
于是在整首歌结束之后,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以及处处洋溢而起的尖叫声和呐喊声。
因为此时校园里已经挤进来好几千名观众,这还是演出场地面积有限的前提之下。
所以更多没挤进来的人们,都是以扒墙头或者在附近各层建筑围观的状态,出现在镜头里的。
甚至连对过的布宫广场都挤满了人,因为那里虽然并没有大型的屏幕显示,但布及广场周边的小卖店里都有电视在播放着演出画面,到处围满了人。
这首歌从前奏到副歌都具备了爆红的各个因素,朗朗上口的同时还能让听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歌词部分又是积极向上的,正如这首歌的名称一路生花,一路上有花朵,照亮前进方向,这个其实就是主要表达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美出天际的歌手和旋律,
在歌曲的诠释或立意上,都将此首歌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不出意外的话,这首歌的出现,或许会在内地的音乐榜上逗留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