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列朗写给艾格隆的亲笔信,在几天之后,就被送到了艾格隆的手中,收到信之后,艾格隆立刻就放下了手中的事,拆开了他的信审阅。
不过,看完之后他却有点失望,因为里面的内容平淡无奇,虽然辞藻华丽哨,但是只是一些场面话而已,塔列朗并没有说一定要为自己效力,更加谈不上给他什么指点了。
艾格隆知道,这头老狐狸惯常见风使舵,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押注的,他现在和自己解除,与其说是站在了自己一边,不如说是试探自己,看看自己的能耐和诚意。
当然,这对艾格隆来说也是极大的进展了——塔列朗肯跟自己接触,本身就意味着在他眼里,自己确实有机会。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已经和塔列朗建立了一条联系的渠道,接下来可以继续努力说服他站在自己一边。
毫无疑问,在和自己接触的同时,塔列朗也会继续保持和其他人的接触,以便待价而沽;但话说回来,自己不同样可以从塔列朗那里,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手段,探听到自己对手们的虚实吗?
现在他不缺乏为他效忠的人才,也不缺乏自己的勇气,最缺乏的是信息,他毕竟没有身在巴黎这个漩涡的中心,只能依靠各种手段来弥补这个缺陷,获取足够的信息。
他也不怕跟塔列朗更多交流坦白自己,虽说塔列朗是个享誉欧洲的外交大师,但是他从小可是和梅特涅一起长大的,见识未必差过对方几分,更何况还有足够的“历史教训”作为他的借鉴参考,想来也不会在塔列朗面前露怯。
况且自己还非常年轻,无论有什么出格的言论,都可以用年少气盛来弥补,对塔列朗这种行将就木的老年人来说,年轻人该有的尖锐可能反而会让他耳目一新。
正因为有历史作为参考,所以一方面他窃取了塔列朗的创意,以在比利时问题上的重大让步作为诚意来换取英国人的妥协,让塔列朗也不得不惊叹自己的眼光;另一方面他甚至知道原本历史线上塔列朗获得了什么待遇,所以可以干脆地开出更高的价格。
他给塔列朗开的价码很高,比奥尔良家族开的价要更高,这就像是在一场牌局当中,窥到了对手的底牌然后自己加注,简直稳赚不赔。
当然,全靠历史参考肯定是不够的,从自己逃离奥地利开始,历史的走向也在不断因为自己而发生偏差,现在还是一些微小的、不重要的偏差,但是随着自己的步步高升,那么偏差会越来越大,再也没有“底牌”可以给他看了。
所以他必须在这段还能“参考历史”的时间里不懈地学习,让自己变成一个下盲棋也能非常出色的选手,这样才有资格和其他人同台竞技。
对于塔列朗,其实他已经在心里做出安排了。
如果塔列朗不肯合作,那么他一旦回国就要立刻清算——倒不是他在意拿破仑和塔列朗的旧怨,而是这个老家伙实在太危险了,他不敢把对方留在腹心之地继续搞阴谋,宁可把他软禁起来,让他老死于自己眼皮子底下。
如果塔列朗和自己合作,那当然他愿意在表面上执行自己的承诺,也给塔列朗应有的尊重,反正这糟老头子活不长了。
在历史上,塔列朗是1838年死去的,而且在死前几年,他就已经因为老迈衰朽而不能履事,这就意味着他在1835-1836年左右就会不堪重任而下台,无论自己给了他什么,时光都会让他自己吐出来。
哪怕从最坏的情况来说,他也只需要忍耐塔列朗三五年,让这个老头子成为自己朝廷的
自己正好可以在这几年里面把几件想要做却又得罪人的事情都做了,反正塔列朗这个老头子不会生气,更不会在乎挨骂。
这么一想的话,这一场政治交易当中,自己非但什么都没有亏,反而赚到了——不管他怎么想,刚回来的时候一定要和既有的利益集团进行妥协的,既然反正要妥协,选塔列朗这个注定活不了几年的老头子又何妨呢?
塔列朗的问题有了进展,军方的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苏尔特……苏尔特。
这个名字已经萦绕在他的心里太久了。
自从上次特雷维尔侯爵和基督山伯爵联袂拜访苏尔特元帅之后,他就和苏尔特建立了联系,送了几封亲笔信到了他的手上。
可是这位隐居乡间挖煤矿的元帅大人,虽然收到了信,却一直没有回音,一切仿佛石沉大海,让他捉摸不透这位元帅的意思。
以他的身份来说,苏尔特这么做确实非常无礼,但是眼下他不是讲什么礼的时候,只能耐下性子等苏尔特的回音。
毕竟,眼下苏尔特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很明显,想要拿到大位并且坐稳大位,他需要军队的支持,军队里更需要一根定海神针——苏尔特就是这样一个人。
拿破仑时代的众元帅们,要么死了,要么已经投靠了波旁家族,要么对政治已经完全冷漠,要么威望不足,剩下的人里,苏尔特就是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