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半,吕锦荣准时出现在国营招待所楼下。
登完记却没有上楼,寻思等50再上去,让他们多睡会儿。
还没等他找凳子坐下,就听楼上传来——
“旺民、旺家,我再强调一遍,到吕叔叔家要有礼貌,见人打招呼。大大方方、别扭捏,记住了吗?”
“记住了,妈就放心吧。”小四、小五异口同声。
吕锦荣闻言嘴角上扬,走到楼梯口冲上面打招呼:
“李哥、嫂子,睡得还好吗?”
“哟~锦荣兄弟啥前儿来的?咋没上楼呢?”程瑶边说边加快脚步。
“嫂子慢点儿、不着急,我也刚到。房间怎么样?吵不吵?”
“不吵,挺好的。”
李梁说完,跟程瑶每人牵个儿子,防止他们顺楼梯扶手滑下来。
都说七岁、八岁讨狗嫌,可他们哥俩过年分别九岁、十一岁,可还是光长个子,不长性子。毛毛躁躁不说,还手特欠儿,出门前还争前恐后的晃房间里的管灯。
一说还振振有词,理由是想要看管灯跟家里的灯泡有啥区别。
哥俩下到一楼,冲吕锦荣异口同声:
“吕叔叔好。”
“好,好,你们也好。睡得怎么样?”
“还行,就是被子有点潮。”李旺民回答。
吕锦荣心中了然,帮他们科普:
“这段时间回南天,要到四月才结束。过阵子会更潮,棚顶都滴答水。”
李旺家是第一次听到“回南天”这个词,顿时来了兴趣。
“吕叔叔,啥叫回南天?”
小家伙“求知若渴”,吕锦荣就牵着他,边走边解释。李旺民快走几步到吕锦荣另一边,小哥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发问,吕锦荣笑呵呵的帮他俩解释。
穿过两条胡同,吕锦荣指着东边说:
“李哥、嫂子,那边是学校,我家文具店开在这条街的把头,过去瞅瞅不?我带钥匙了。”
“好啊好啊,麻烦锦荣兄弟了。”程瑶忙不迭颔首。
人家有备而来,她自然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
李旺君见状走到母亲身边,挽着她的胳膊快步跟上。
这边跟省城一样,学校对面都是商铺,有小吃部,也有小卖部,还有文具店。
吕家不是这条街上唯一的文具店,而且还是在街的另一侧,有些偏。居中位置有两家文具店,门口挂了不少玩具吸引学生。
“我家店铺虽然位置一般,但店里的货大多都是香江的。外观漂亮不说,书写还很流畅,不会掉珠、漏油。”
“如果是这样,那价格应该也不便宜吧。”程瑶打起了退堂鼓。
虽然省城的消费水平还可以,但笔、本这类还是要经济适用,太贵肯定卖不出去。
吕锦荣看出了她的担忧,掏钥匙开门,顺手把灯打开。
“其实进货价差不了多少,而且有些东西要比咱们在本地拿货还便宜。”
听到这话,李梁跟程瑶进屋的动作明显一顿。谁也不是傻子,隔条河运送过来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比本地拿货价便宜,那不就是……
程瑶紧抿嘴角,看着眼前六十多个平方的屋子,情绪不是很高。
装的一般般,跟小卖部差不多,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光线好。棚顶安了六个管灯,对于这样的空间完全绰绰有余。柜台上一盒一盒的圆珠笔,有湛蓝色的额,还有粉色的,白色的,黑色的……
李旺君已经被这些笔杆折服,拿起这个把玩一下,再拿另一个继续把玩。
“李哥、嫂子,你们看看这个。”猜到二人想歪了,吕锦荣也不解释,直接把进货单拿给他们,“这些都是正经渠道,在相关部门登过记,没有问题。”
李梁看着进货单上的公章,满脸惊愕。
“卓恒衣厂?”
“对,就是你进货的厂。我媳妇跟那边的老板是同乡,他们年前拉货时顺道拉了些圆珠笔跟钢笔,没想到这边需求很大,所以他们今年准备长期拉货。”
程瑶凑过去一看,“呵呵……”轻笑说:
“世界可真小,那你媳妇认不认识柳东?”
“我媳妇跟柳家不熟,但跟柳东他舅、他母亲从小一起玩到大,逢年过节我们跟董明辉走动。”
得,转来转去大家都是熟人,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比照着进货单,运回到北方每支笔应该加价不到一分钱,还是能够接受的。
知道货源可靠后,程瑶就打开了话匣子。接连一番狂轰滥炸,吕锦荣终于招架不住了,领他们回家找真正的老板,他媳妇——董淑萍。
家里只有董淑萍一个人,饭菜已经做好,大家边吃边聊。
两口子育有两儿三女,跟程瑶正好相反。不过吕家的孩子除了小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