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这边的事很快就传到汉武帝耳中。
未央宫内。
汉武帝站在后园,赏满园盛开的朵。
卫子夫施施然走来,见汉武帝这两日心情变好,便笑着道:“陛下今日心情不错嘛。”
前些日子汉武帝一直黑着个脸,卫子夫不知谁得罪他了,宫内小太监动不动就打杀,着实很吓人。
汉武帝笑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卫子夫入宫之后,也接受过大量的教育,阅读过很多书籍,她自然能听懂这句诗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虽然还没有大量流行七言诗,但不代表汉朝没有这种载体的诗。
汉朝多以五言乐府为主,七言诗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只是并不主流。
可即便如此,卫子夫还是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还是在于这首诗作者的胸怀气度。
“陛下好胸襟!”
汉武帝微微笑了笑,道:“确实好胸襟,不过不是朕做的,是卫宁。”
卫子夫:“啊?是卫大庶长?”
汉武帝摇头:“不是大庶长了,昨天朕给他封镇北侯了。”
卫子夫愣住了。
那卫宁,才十三岁吧?哦,今年刚满十四岁?
十四岁封侯?
纵观整个大汉,还没有人升迁的速度能比得上卫宁的。
陛下是真看中卫宁啊!
汉武帝将卫宁制纸张的事告知卫子夫,卫子夫听后又是诧异许久。
汉武帝看着卫子夫,略带深意的问道:“你觉得刘据和卫宁比如何?”
卫子夫道:“刘据还小,怎能比得上卫侯爷?”
汉武帝又道:“刘焕呢?”
卫子夫不知汉武帝这话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拿卫宁这个外臣和他两个儿子做比较?
要收卫宁做义子吗?
毕竟汉武帝最近对卫宁的青睐,实在太颠覆卫子夫的认知了。
在卫子夫的认知中,天子对卫宁的喜爱,甚至盖过了他的两个亲儿子。
卫子夫好好想了措辞,刘焕比较敏感,他是汉武帝的长子,虽然陈阿娇被打入冷宫,但刘焕没有。
虽然天子现在才过三十,但大汉的国本问题兹事体大。
汉武帝究竟会立刘焕还是刘据,卫子夫心里没底。
她自然是想让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可问题是自己还没入主东宫,从法礼上来说,刘焕依旧是帝国
她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刘焕温良谦卑,孝顺有加。妾对卫侯爷到还不是太了解。”
汉武帝复杂的看了一眼卫子夫,说了一句让卫子夫摸不着头脑的话。
“你对他不了解,他或许对你很了解。”
要是那小子看到伱,恐怕会疯了。
一定会将你当成他的母亲。
刘焕确实温良谦卑,对朕也很孝顺,但帝国的传承,单单靠这些没用啊。
咱刘家又不是地主家分家产,你分一点他分一点,都能继承。
国本对大汉太重要了,单单这些品质还不够,远远不够!
汉武帝想了想,对卫子夫道:“成了,朕回去了。”
“恭送陛下。”
汉武帝离开椒房殿后,便背着手朝天禄阁走去,他想看看刘焕最近学的如何。
天禄阁外,朗朗的读书声传来。
汉武帝背着手站在窗边。
而后就听石庆问刘焕道:“吾大汉取秦而代之,秦亡之原因,殿下以为如何?”
汉武帝眯着眼,静静的站在外面聆听。
刘焕开口回道:“回老师,秦之灭亡,乃秦二世为君不德,贪图享乐,又加小人赵高妖言惑众,才导致秦亡也。”
石庆满意的点点头,道:“殿下说的极好,从秦亡的教训中,我们当如吸取教训?”
刘焕道:“亲贤臣、远小人,以确保江山永固。”
石庆道:“殿下贤。”
汉武帝在外听了一会儿,面无表情的离去。
刘焕的回答他不满意,这些都是书本上教诲的知识,没有什么新颖的观点,全都是劝诫后世君王的书面话,少了几分自己的理解。
等汉武帝抵达卫宁府邸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
卫宁府邸点着灯火,桌上蒸了几盘菜肴,汉武帝坐在主位,卫宁则给汉武帝斟了一杯酒。
“你那个诗做的不错。”
汉武帝一边吃饭,一边随口夸赞卫宁。
卫宁笑了笑道:“随口说的,上不得台面。”
汉武帝白了他一眼,道:“这话不要和别人说。”
卫宁:“为什么?”
汉武帝道:“可能会被揍,朕都